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經營理念分析

經營理念分析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14:43:5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經營理念分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經營理念分析

第1篇

關鍵詞:企業(yè)年金;經濟利益;養(yǎng)老需求

企業(yè)年金運營涉及眾多參與者,參與者之間存在復雜的經濟利益關系,導致其追求目標和行為方式不同。因此,對企業(yè)年金運營的經濟利益關系分析,是深入研究企業(yè)年金的基礎。

1 企業(yè)年金主要參與主體

(1)繳費主體

繳費是企業(yè)年金基金的來源,繳費主體是企業(yè)年金基金權益的所有者,是運營的最高權力者。繳費主體又分為企業(yè)繳費者和職工繳費者。

(2)運營主體

運營主體包括賬戶管理主體、基金投資主體、基金保管主體和受托人。

賬戶管理主體是為了有效保障企業(yè)年金受益人的權益,為每一個受益人設立單獨的個人賬戶,記錄受益人個人權益并在賬戶中積累基金的企業(yè)年金運營主體。

企業(yè)與職工長期的繳費,可以在個人賬戶中積累規(guī)模巨大的基金,積累基金的長期性決定其面臨通貨膨脹風險。因此,必須設立基金投資主體對積累基金進行有效投資,一方面規(guī)避通貨膨脹風險,另一方面使基金增值。

企業(yè)年金基金積累過程中,需要對積累的基金進行安全保管,設立基金保管主體是為了防止制度漏洞或保管不當,造成長期積累起來的基金遭遇巨大損失。

受托人是全面負責企業(yè)年金運營并對運營結果承擔責任的主體。

2 參與主體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分析

(1)繳費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作為繳費主體的職工是企業(yè)年金的最大受益者,是養(yǎng)老金的領取人。而同樣是繳費主體的企業(yè),在企業(yè)年金運營過程中并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獲得,并且還要為企業(yè)年金繳費,其繳費積累的基金財產所有權要逐漸轉移給職工。因此,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分析,企業(yè)并沒有建立企業(yè)年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企業(yè)與職工不是平等經濟地位的繳費主體。職工依附于企業(yè),職工繳費來源于工資。兩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必然導致職工相對于企業(yè)來講處于弱勢地位。也就是說,職工雖然擁有企業(yè)年金積累基金的財產所有權和受益權,但對于附屬于基金財產所有權上的決策權、管理權、分配權和知情權等主要權利,能否獲得與獲得多少,依賴于企業(yè)意志或企業(yè)年金制度的設計。為了防止企業(yè)單方面挪用企業(yè)年金積累的基金,企業(yè)年金基金必須脫離企業(yè)的控制。

(2)繳費主體與運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不同運營主體追求經濟利益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首先,政府作為企業(yè)年金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制定者,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宏觀經濟利益,必然忽視職工對降低企業(yè)年金運營成本和提高基金增值效率的要求。同時,政府相對于企業(yè)的強勢地位,也不能滿足企業(yè)盡量保留決策權與管理權的要求。其次,企業(yè)年金的運營主體,以外部獨立專業(yè)機構或金融機構為主。由于市場競爭的關系,外部專業(yè)機構與政府比較,有可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效率與效益。但另一方面,運營主體對企業(yè)年金的經營管理權來源于繳費主體(企業(yè)與職工)的授權,這種情況為企業(yè)保留決策權與管理權留下更多空間。企業(yè)保留較多運營管理權,意味著職工可能會失去應有的合法權益,顯然不符合職工的利益。

(3)運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基金運營應包括基金保管、基金投資和個人賬戶管理等。從經濟利益角度分析,作為運營主體,追求的是利潤或盡可能高的管理性收入。但企業(yè)年金作為社會養(yǎng)老保障基金不可能支付太高的管理費用,否則會降低養(yǎng)老保障水平。但如果支付的管理費用太低,運營主體就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對運營主體合理的激勵安排,是決定企業(yè)年金運營效率與效益的關鍵。

3 結論

通過上述參與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企業(yè)年金參與主體間經濟利益的不一致,使企業(yè)年金的運營管理權必須脫離企業(yè)的控制,同時,對運營主體合理的激勵安排,是決定企業(yè)年金運營效率與效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支燕. 我國養(yǎng)老金模式選擇及收益保障制度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 2013 :63-69.

第2篇

關鍵詞:節(jié)約理念;園林景觀設計;特點

引 言:節(jié)約理念是當前社會經濟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因地制宜,使設計與本地特色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園林景觀設計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 節(jié)約理念的園林景觀設計的必要性

節(jié)約就是在達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資金投入。而對于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節(jié)約理念,不僅是指降低成本,而且還包含降低能源的使用量等等,使其在改善城市環(huán)境的同時確保其自身的發(fā)展,從而達到保持生態(tài)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效果。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有了極大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極大的提高,隨著能源緊缺現象的日益嚴峻,國家也逐漸加強了對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的重視,因此,合理的規(guī)劃城市建設、合理的調配人與自然、城市與環(huán)境逐漸的關系,不單單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還能有效的促進城市發(fā)展步伐的加快,從而保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實施。因此將節(jié)約理念融合到現代社會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2 節(jié)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

2.1 經濟性

這是基于節(jié)約理念之下的園林景觀設計所該具備的最重要的特性是經濟性,它也是節(jié)約設計中的第一原則。要改變以往過度追求形式美而造成的過多的無形的經濟資源損失,破壞了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2 生態(tài)性

基于節(jié)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必須樹立生態(tài)優(yōu)先的理念,而且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十分必要的,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建設。

2.3高效性

建設節(jié)約型的園林景觀設計就應該盡可能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通過對植物的配置、增加單位綠生物量等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產出效益。

3 園林景觀設計現狀

3.1 水資源浪費嚴重

以我國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北方城市寒冷干燥、南方城市溫暖潮濕。無論是東部沿海地區(qū)還是西部內陸,人們都希望能多增設水景,以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應。但是這些人工湖、人工瀑布、噴泉等人造水景,一般獨立于天然水系而存在,依賴于城市自來水系統(tǒng),每年耗費了大量的水資源,而水景中的剩水則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沒能作為城市水系的補充水源或者灌溉用水。

3.2 電能消耗量大

使用高耗能的燈具扮靚夜景,產生了嚴重的光污染,同時浪費能源。一般情況下,造景燈具多采用大面積的霓虹燈、泛光燈、彩燈泡等亮度強、能耗高的光源,在道路及廣場位置,緊密排列路燈及景觀燈。據相關調查統(tǒng)計顯示,我國每年用于城市照明的光源需消耗大量的電能,特別是一些城市的景觀照明超標嚴重。而一些景觀燈具的設計、制作也沒有充分考慮節(jié)能要求。例如一些景觀的燈源直接射向天空,僅有極少部分照射到地面,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3.3 材料選擇不合理

對于園林景觀設計來說,設計效果離不開各種材料。但是材料的品質、種類、價格等各有不同。由于材料控制不力,從而會產生很大的浪費現象。這里所說的材料,不僅指綠化植物材料,也指裝飾材料。

在綠化植物材料方面,由于在綠化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有:為了獲得短期效應,隨意搭配綠化苗木,沒有充分考慮植物的層次性、比例性等。沒有發(fā)揮相應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注意喬灌草的搭配比例,忽略開發(fā)鄉(xiāng)土樹種的重要性等。植物材料控制運用的不合理,會造成很差的景觀效應及生態(tài)效應,加大資金與人力的浪費。

在裝飾材料方面,由于片面追求“高品質”,設計中采用大量的奇特材料,如高檔的裝飾木材、進口石材等。盲目引入外地材料,放棄本地合適的材料,舍近求遠,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4 節(jié)約理念在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4.1 設計中的水資源節(jié)約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區(qū)域特點和地理環(huán)境條件,對園林中的水景進行合理設計。對于北方城市而言,因降水量等因素的影響和氣候相對比較干燥等問題的制約,導致水資源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因此該區(qū)域的園林水景設計不僅要與當地的環(huán)境與氣候條件相結合,而且還要充分考慮設計上的水景節(jié)約功能。同時,還要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回收,即在城市園林水景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對本區(qū)域內的降水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并合理利用這一條件,以保證滯洪蓄水功效的有效實現。對雨水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然后將其儲存起來,根據設計要求及應用功能,將上述儲存的水資源有效地應用在水景設計中,使其與污水回收處理同步進行。比如,可以將雨水匯入到一個廣場噴泉、草地上,不僅起到清潔環(huán)境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滿足綠化需求。

4.2 設計中的能源節(jié)約

4.2.1要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利用生物能、太陽能等,這些資源不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能源浪費現象的發(fā)生。比如,公園設計建設過程中可利用先進的設備和裝置將太陽能、風能等轉化成可利用能源,不僅減少了電能的消耗,而且通過合理的設計,可形成一道別具特色的園林景觀。

4.2.2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本土特色,園林景觀應當與本區(qū)域條件相符。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本區(qū)域的風土民情以及鄉(xiāng)土文化特點,在新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上多下功夫,根據現有的一些材料展開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浪費。

4.3 設計中的材料節(jié)約

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不僅有植物、木材以及花卉等材料,而且還有鋪裝、陶瓷以及玻璃等材料,在節(jié)約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多用一些“碳友好型”材料。同時,還要注意對當本土節(jié)能材料的開發(fā)與應用,盡可能減少對人工、新型以及高碳材料的利用。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高溫和煅燒方可形成的陶瓷、透水磚以及玻璃等硬質材料,通常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應當減少應用。同時,還要加強對廢棄材料的應用與回收利用,即在日常的設計過程和實踐中,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廢棄的施工材料,此時設計人員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對廢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樓房建設過程中所剩余的磚塊可通過回收,用于園林景觀建設或周圍路面的鋪裝;邊坡綠化設計中,可將廢棄的輪胎重新利用,即通過藝術設計在邊坡綠化中賦予其新的生命。

4.4 保持原生態(tài)

保持原生態(tài)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做到節(jié)約的根本所在,從而要充分的利用各類資源來保持城市園林的原生態(tài),保護當地園林的花草樹木,對園林做好綠化、養(yǎng)護、修理等日常工作,在園林景觀中達到完美的綠化效果,并體現出當地的特色綠化。此外,也應該根據園林的特點要盡量的節(jié)約水資源,多種植耐旱植物,這樣既可滿足景觀的營養(yǎng)需求又可以減少多水分的使用。

5 結束語

總之,“節(jié)約理念”已成為當前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低碳經濟的關鍵所在。因此,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應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滿足環(huán)境友好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樹立先進理念,取代傳統(tǒng)的高能耗、高浪費規(guī)劃,發(fā)揮節(jié)水、節(jié)能、節(jié)資作用,做到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實現人類、經濟、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壽才.生態(tài)理念的園林景觀在地產園林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裝飾,2011,(11).

第3篇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5(c)-01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ople-oriented nursing idea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the people-oriented nursing ide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mental symptoms, recovery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mental symptom scores includ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 lack of vigor, hostility, thinking disorder and irrit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3.02±0.54)points, (4.23±0.69)points, (3.62±0.35)points, (4.98±0.52)points and (4.02±0.33)points],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the recovery score was (117.25±5.63)po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fter nursing including the somatic function, ment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material life and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respectively (67.21±4.36)points, (59.77±5.11)points,(61.34±3.96)points, (66.36±3.87)points and (66.58±2.26)point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Nursing; Schizophrenia; Recovery period

精神分裂?Y為臨床精神科最為常見多發(fā)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受自身疾病干擾以及外界人、事、物的排擠,身心負擔極大。另加之疾病的復發(fā)性極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1-2]。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疾病的恢復是目前提升疾病預后的關鍵措施。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88例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分別給予以人文本護理以及常規(guī)護理進行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接診8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疾病狀態(tài)均處于恢復期。該研究已上報該院倫理委員會,經審核認定后獲取研究資格。8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4例,男23,女21,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5.62±3.21)歲,病程6~17個月,平均病程為(10.31±2.02)個月;對照組44例,男21,女23,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5.71±3.00)歲,病程6~17個月,平均病程為(10.28±2.10)個月。兩組在基線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不同護理模式的對照分析。

1.2 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相關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患者均處于恢復期;②無合并其他精神障礙性疾??;③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自愿配合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④排除存在藥物依賴以及肝腎等器質性病變患者[3-5]。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性的精神分裂癥疾病護理措施,包括常規(guī)健康宣教、常規(guī)飲食生活護理,常規(guī)藥物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以人為本護理理念護理措施。結合以人文本理念,針對患者疾病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人性化護理措施:

1.3.1 以人?楸鏡娜誦曰?病房設置 患者在院期間,護理人員應考慮患者的內心需求,將患者作為正常人群常規(guī)對待。保持病房內充足的陽光,開窗呼吸新鮮空氣,確保患者心情舒暢。采用綠植精心布置病房,讓患者感受到溫馨環(huán)境,以及護理人員對其的關愛態(tài)度。病房內設置書架,擺放精神分裂癥疾病相關書籍以及正確看待疾病的書籍,增加患者文化氛圍同時,提升患者對自我疾病的正確認知。

1.3.2 以人為本的心理護理 受到疾病影響以及外界歧視,患者往往存在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關注,強化相關間的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患者不良情緒,并給予疏解。每天給予患者音樂播放以舒緩情緒。組織患者圍棋、象棋、廣場舞等友誼活動,加強患者間的溝通交流。

1.3.3 以人為本的外界支持護理 家庭以及社會環(huán)境為患者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護理中應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以及支持,避免對患者的歧視,防止患者疾病造成的自卑感。加強患者與家屬之間的交流,組織其共同參加郊游活動,打開患者心扉,提升其對外界事物的接納度。

1.4 觀察指標

①精神癥狀: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價患者精神癥狀情況。共評價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缺乏活力、敵對性、思維障礙以及激惹性等5維度。②恢復狀況:采用護士觀察量表評定患者恢復狀況,共評定患者7維度合計30項目內容。采用5級評定法評分,患者恢復狀況與得分呈正相關。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綜合問卷評價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情況。量表共計74條目,共評價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生活4維度內容?;颊呱钯|量與量表得分呈正相關。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佳[6-8]。

1.5 統(tǒng)計方法

研究獲取患者資料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精神癥狀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各項精神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精神癥狀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恢復狀況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以及生活質量總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

3 討論

目前,臨床對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藥物種類繁多,多數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除藥物對于疾病本身的治療外,加強對患者的有效護理,以提升患者的自信度,減輕患者自卑感,重塑患者信心是輔助提高疾病治療療效的關鍵[9-11]。伴隨我國醫(yī)療護理水平的提升,以及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換進步,新型的護理模式應運而生[12]。其中以人為本、心理護理的應用已全面代替?zhèn)鹘y(tǒng)機械性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13-14]。以人為本護理理念下的護理模式講求以患者為中心進行逐項的細節(jié)護理。研究對患者實施以人為本護理理念,通過對病房環(huán)境的精心設置,使患者感受到溫馨溫暖。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轉變觀念,避免自卑,提升外界接納度。另外通過叮囑患者家屬平等對待患者,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增加與患者的日常接觸,使患者正視自我,可顯著加速疾病的恢復。

第4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效學習 課堂設計 途徑

一、引言

隨著我國國際化趨勢的不斷加深,英語在每個人生活、工作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初中是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學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時期之一,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因此,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構建英語高效學習理念成為新時期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著眼點。

二、構建初中英語高效學習理念的課堂設計途徑

1.以“聽”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茖W家研究顯示,人類對語言的最初認識,就是從聽開始的。聽,可以調動人們的思維積極性,可以讓人產生明顯的情緒變化。正如L.G.亞里山大說過: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聽懂的比重占有90%,能聽懂才覺得舒服,聽不懂就覺得不自在。聽到的再說;說過的再讀;讀過的再寫,所以掌握好“聽”的技能對于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由重要作用。所以說,英語做為一種語言工具,要想讓學生喜歡,首先得讓學生的“聽覺”器官感興趣,學生愿意聽了,那么才能對英語逐步產生學習的動力。具體到初中英語學生的學習來講,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可以聽英語的機會,鼓勵學生見到別人用英語交談時,你應該大膽地去參與,多聽聽各種各樣人的發(fā)音,男女老少,節(jié)奏快的慢的你都應該接觸到。如果沒有這么多英語交流的機會,可以為學生選擇你不知內容的文章去聽,讓學生從開始的只能聽懂一個半個的單詞聽不懂內容,到逐步能把握語言的節(jié)奏,慢慢的開始聽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有意思的游戲,讓學生把聽力融合在游戲中鍛煉,比如猜班里學生:“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She is taller than Li Hua,but is shorter than Liu Mei.She is thinner than Sun Li,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Who is she?”

2.以“說”為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交流機會。英語是一門語言,因此“說”是特別關鍵的,因為說的過程就是一個檢驗學生發(fā)音、語法、反應能力、詞匯等共和能力的途徑。但是,長久時間里,傳統(tǒng)的思想束縛著,使得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我們的學生都羞于開口說英語,怕自己說錯,被老師和同學們嘲笑,結果導致學生都是“啞巴”英語。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必須要讓學生勇敢地說出來,這就要求首先教師要做個表率,最大限度的說好英語,用流利的口語、優(yōu)美的音色“征服”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同時也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對話,讓學生們先是模仿,之后在慢慢的讓學生脫稿自己說,再后來可以為學生設立一個英語交流時間,每節(jié)課留出5分鐘,讓大家用英語對話,提出對課堂的意見和建議。學生不會的單詞和發(fā)音,可以問老師,也可以自己去查資料。教把學生這種“說”的頻率和準確率做為學生成績評價的標準,激勵學生勇敢地說。

3.以“寫”為動力,綜合提高學生英語能力。英語寫作水平其實反應的是一種書面語言輸出的技能,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組織、語法運用、詞匯能力等都有重要意義。同時,英語寫作也是語言能力測定的重要手段,教師把寫作做為提高英語整體能力的一個動力,可以有效的發(fā)揮學生整合聽、說、寫的知識資源,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但英語英語寫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括思維、組織、表達等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精心的設計并體現出來。有的學生寫作不好,是因為詞匯問題,有的學生則是因為不會組織語言,而有的學生則是語法不過關等等,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為每個學生提出解決策略。比如,對于詞匯量少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利用詞根背誦單詞、結合游戲強化詞匯量、閱讀課外資料的情景記憶等方法。另外,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俗話說“積累之要,在專在勤”,多寫多練非常有效。其中用英語寫日記便是極為有效的積累訓練過程,所以可以讓學生用日記把每天的情感變化、所到之處、看到的人、見到的事用英語寫下來。另外,應使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平常學習到的語言知識,逐漸的用復雜句,用一些好的詞組、句型、關聯詞和復合句等,使文句更優(yōu)美生動,這樣慢慢地可以提高寫作的質量和水平。

三、結語

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是一個復雜而且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多以學生為本的考慮,真正把每堂課程都成為提高學生能力的一個階梯,這樣學生最終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杰.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初探[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2).

第5篇

關鍵詞:三維適形調強放射治療;宮頸殘端癌;近距離腔內照射

子宮頸殘端癌是指子宮次全切除術后,殘留宮頸發(fā)生的癌,臨床上相對較為少見;同時,因子宮體已切除, 使其在治療上有一定特殊性, 傳統(tǒng)的放射治療要達到滿意的療效存在諸多困難[1]。為提高子宮頸殘端癌的療效、降低并發(fā)癥,我院自2012年起采用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聯合近距離腔內照射治療老年宮頸殘端癌患者13例,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蘇省腫瘤醫(yī)院婦科放療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間收入婦放科行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聯合近距離腔內照射的老年宮頸殘端癌患者,共13例,患者既往均無盆腔惡性腫瘤的病史?;颊咂骄挲g為(63.0±3.8)歲;均為Ⅱb-Ⅲb期(FIGO,2009年),經病理證實明確診斷鱗癌12例,腺癌1例。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異常陰道排液、出血及接觸性出血。本次發(fā)病距末次手術的時間為(9.8±3.7)年。

1.2方法

1.2.1近距離腔內照射 根據局部腫瘤情況如殘存宮頸管深度、陰道受侵范圍及外照射后腫瘤的退縮情況,選擇不同類型施源器予以腔內后裝治療,1次/w。根據殘存的宮頸管深度不同,個體化選用不同的治療計劃:深度≥2.5 cm,采用宮腔管布源2~5 cm,A點為處方劑量參考點;如果

1.2.2三維適形調強外照射 患者擺好后用真空體模固定,一般選用仰臥位,雙手互握肘關節(jié),放置頭頂,雙腿自然并攏。CT模擬機全腹部增強掃描定位,掃描范圍從橫膈至坐骨結節(jié)下緣下1cm,層間厚5cm。由CT醫(yī)師和婦放科醫(yī)師共同閱片,確定實體腫瘤靶體積(GTV)和臨床靶體積(CTV),GTV包括婦科檢查及影像學上可見的實體腫瘤區(qū),具體為殘存宮頸腫瘤、受累宮旁組織、腫大淋巴結,CTV包括GTV、全部殘存子宮頸、宮旁組織及盆腔淋巴結引流區(qū)域(閉孔、髂內外、骶前、髂總及腹主動脈下段)、下界距陰道受累病變下緣2 cm。以CTV為基礎向頭、腳、前、后、左、右各方向外放0.5~1cm,形成計劃靶體積(PTV),在CTV上、下2 cm處之間的全部CT掃描層面分別勾畫出危及器官,包括脊髓、腎臟、小腸、結腸、直腸、膀胱、盆骨和股骨頭。靶區(qū)勾畫結束后由物理師通過調強放療計劃系統(tǒng)設計,采用6MvX線直線加速器5~9野等中心子野優(yōu)化照射,處方劑量95%PTV為45.0~50.4Gy,分割為1.8~2.0Gy/次,5次/w,共25~28次完成[2]。

1.2.3 同步化療方案 放療期間同步進行奈達鉑30~40mg/m2周療,共4~6w。

1.3觀察指標 近期療效參照國際抗癌聯盟(UICC)療效判斷標準:完全緩解(CR) 原發(fā)及所有轉移灶均完全消失, 并至少維持4w以上 ;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的最大徑及最小徑的乘積縮小>50% ,并維持 4w以上;好轉(MR)腫瘤病灶的最大徑及最小徑的乘積縮小>25%,但

2結果

2.1近期療效 所有患者均在放療前及放療后3~6個月內進行臨床、CT等檢查;同時,鑒于SCC有助于宮頸癌患者診斷及跟蹤監(jiān)測,我們收集13例患者放療前后血液標本。結果顯示:13例患者SCC下降率為 (77.8±4.5)%;CR 6例,PR 4例,總有效率為83.3% (10/13)。

2.2近期并發(fā)癥 13例患者出現近期并發(fā)癥4例(4/13),為I級直腸反應,無1例患者出現膀胱反應。

3討論

宮頸殘端癌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隱性殘端癌,指子宮次全切除術后2年內殘端宮頸發(fā)生的癌;一類是真性殘端癌, 指子宮次全切除2年后殘端宮頸發(fā)生的癌;本文討論的是真性殘端癌。真性殘端癌與子宮次全切除術間隔的時間較長, 文獻報道為 2~48年[5,6],我院統(tǒng)計199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情況,結果顯示發(fā)病距末次手術的時間平均為8.4年。宮頸殘端癌的發(fā)生占同期宮頸癌的比例,國外文獻報道較高,為1.5%~7.8%,國內報告為0.44%~0.7%,我院的統(tǒng)計結果為0.96%[7];且近年來由于子宮次全切除手術的增加,其發(fā)生率有進一步上升趨勢。因此,發(fā)展宮頸殘端癌治療的新方法即具有現實意義。

宮頸殘端癌的治療原則與一般宮頸癌相同, 早期可行根治性手術切除,放療則適用于任何期別。但由于宮頸殘端癌患者受剩余宮頸管短、腔內操作困難、治療放射源位置不易固定等因素的限制,其腔內照射劑量往往不足,宮旁及其周圍盆壁組織的照射劑量也較具有完整子宮的宮頸癌的腔內照射量減低,常需增加外照射劑量作為補充;同時,由于子宮切除術后膀胱及直腸往往直接黏連于宮頸殘端上,進一步使膀胱直腸的放射損傷概率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療效和生活質量[8,9]。而對于老年宮頸殘端癌患者而言,由于較之年輕患者其耐受放療的能力差,發(fā)生近遠期并發(fā)癥風險度大,尤其值得關注。

隨著醫(yī)學影像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放療設備的更新,腫瘤的放療已經進入了以影像為基礎的精確放射治療時代,其中三維適形調強放射治療由于其能提高靶區(qū)劑量、降低正常組織受量從而增加局部控制率,同時又具有減少并發(fā)癥的優(yōu)勢,在臨床實踐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一系列關于子宮頸癌采用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的研究已證實,對于常規(guī)放療中不能加量的腫瘤靶區(qū),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可以提高其處方劑量,同時不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11]。

在本研究中,我們嘗試了以三維適形調強放射聯合近距離腔內照射治療老年宮頸殘端癌患者。其中,近距離腔內照射時采用放射源排列合理、劑量分布均勻的陰道腔內放療,并盡可能地進頸管腔照射,劑量適宜;外照射PTV包括殘存宮頸、受侵宮旁及陰道、盆腔淋巴結引流區(qū)達,劑量為45.0~50.4Gy;對部分局部腫瘤直徑>5cm、官腔管不能滿意放置至殘存宮頸頂端者、腹膜后淋巴結有轉移的患者,外照射相應區(qū)域加量至60.0~65.0Gy,同時限制危及器官包括乙狀結腸和直腸、膀胱、小腸等受量。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83.3% (10/13)。13例患者出現近期并發(fā)癥僅4例(4/13),且為I級直腸反應,無1例患者出現膀胱反應。提示該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老年患者宮頸殘端癌的治療,三維適形調強放射聯合近距離腔內照射近期療效明顯,近期放射反應等并發(fā)癥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本研究仍在繼續(xù)進行中,遠期療效及并發(fā)癥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是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尚待進一步的研究結果證實。

參考文獻:

[1]Hellstrm AC, Hellman K, Pettersson BF, et al. Carcinoma of the cervical stump: fifty years of experience. [J].Oncol Rep,2011,25(6):1651-1654.

[2]安菊生,黃曼妮,吳令英,等.Ⅱb~Ⅲb期子宮頸殘端癌放療方式的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9):654-658.

[3]Choi Y, Kim JW, Cha H, et al. Overall response of both intrahepatic tumor and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is a good prognostic facto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receiving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J].J Radiat Res,2014,55(1):113-120.

[4]Shimura K, Mabuchi S, Yokoi T, et al. Utility of ser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levels at the time of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diagnosis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treatment choice. [J]. J Gynecol Oncol,2013,24(4):321-329.

[5]Rechberger T, Perzyo K, Miot?a P, et al. Carcinoma of the cervical stump--multicenter study [J].Ginekol Pol,2014,85(6):435-440.

[6]章文華.宮頸殘端癌的診治[J].腫瘤學雜志,2006,12(5):382-384.

[7]周碧芳,曲軍衛(wèi),周學惠,等.宮頸殘端癌的手術治療(附16例報告)[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7):1045-1046.

[8]Silva CS, Cardoso CO, Menegaz RA, et al. Cervical stump cancer: a study of 14 cases [J].Arch Gynecol Obstet,2004,270(2):126-128.

[9]Hellstr?m AC, Sigurjonson T, Pettersson F. Carcinoma of the cervical stump. The radiumhemmet series 1959-1987.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1,80(2):152-157.

第6篇

【摘要】目的:分析整體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鼻腔粘膜恢復的影響。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到本院耳鼻喉科進行鼻內鏡手術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20歲-60歲之間。將80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40例,整理護理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上無顯著性差異。觀察兩組患者鼻內鏡手術后鼻腔粘膜的恢復效果。結果:整體護理組患者鼻腔出血量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結論:整體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的鼻腔粘膜恢復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鼻內鏡手術;整體護理;鼻腔粘膜

【中圖分類號】R473.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0957-02鼻竇炎和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多發(fā)病、常見病,其病情遷延、易復發(fā),因此一直是耳鼻喉科醫(y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鼻內鏡手術是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治療手段。而整體護理是在現代護理觀念的指導下,圍繞護理程序這一核心,把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系統(tǒng)化?,F針對本院2011年1月-12月的鼻內鏡手術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觀察患者的鼻腔粘膜恢復情況,分析整體護理對患者預后的影響。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到本院耳鼻喉科進行鼻內鏡手術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20歲-60歲之間。將80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40例,整理護理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上無顯著性差異。觀察兩組患者鼻內鏡手術后鼻腔粘膜的恢復效果。

1.2方法。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在術前護理中不可忽視。很多患者對鼻內鏡手術了解不多,對手術和治療效果抱有懷疑和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心理狀態(tài)、文化程度進行術前交流,和藹耐心的聽取患者的疑慮并加以解答和安慰,盡量使患者了解手術的情況和正常的預后,消除患者的疑慮,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1]。②交代術前注意事項:術前12小時禁水,8小時禁食,提醒患者術前更換手術服,告知患者術中術后進行口呼吸。③常規(guī)術前查體:尿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血型、凝血、肝功、胸透、心電、鼻竇CT。④術前抗生素及止血藥的使用。⑤清潔術區(qū):備皮、剪鼻毛、剃須。術前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術中護理:巡回護士核對患者信息,了解患者術前準備情況及休息情況,及時為患者蓋好消毒單,向患者解釋術中肢體約束的原因和穿刺麻醉的過程,使患者有心理準備,減少患者不適,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積極配合治療。鋪單時患者的眼睛會被遮蓋起來,護士應及時向患者解釋,以減少患者的恐懼感,給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術中醫(yī)護人員不應談笑喧嘩,不談及與手術無關事宜,絕不拿患者的病情或隱私說笑。密切關注患者體征,對患者術中的不適狀態(tài)應及時對癥處理。

術后護理:①術區(qū)護理:使患者采取半臥位,可減輕壓力并減少出血。密切關注鼻部出血狀況,及時吸出患者口中分泌物。若有分泌物中含少量血性成分屬正常情況,不必慌張。若血性成分鮮紅或鼻孔或口腔有血凝塊流出,則為出血現象,要立刻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如有嘔吐者,應關注嘔吐物的量和顏色,若是咖啡色,可能是陳血,若是鮮血,應及時檢查術區(qū),及時止血。指導患者避免打噴嚏,切勿拔出紗條,以免出血。②口腔護理及飲食:術后3-5天半流質飲食,之后為軟食,應避免干硬飲食。建議患者少食多餐,合理飲食搭配,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高蛋白高纖維素為主,提高身體免疫力。③睡眠:術后多數患者會覺得呼吸不暢,睡眠中易采用口呼吸,此乃正常現象,告知患者不必緊張。④鼻腔護理:鼻內鏡手術使鼻竇開放,鼻腔鼻竇的通氣與引流重建,鼻腔易息肉再生、粘連、淤血,鼻腔護理在術后極為重要[2]配置鼻腔沖洗液(常規(guī)為生理鹽水),若鼻腔粘膜水腫明顯,加入收斂藥物沖洗;若炎性分泌物較多,則慶大霉素于呋喃西林液中。及時清理血凝塊和滲出物,保護新生粘膜。1周之內鼻腔會因血性結痂而導致通氣不暢,叮囑患者隔日清洗鼻腔,以改善通氣不暢?;颊呖山惶媸褂寐辄S素和復方薄荷石蠟油滴鼻液,可軟化結痂,促進愈合。⑤密切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由于鼻竇、鼻腔周圍的結構復雜,因此鼻竇內鏡手術可能引起眶內血腫、紙板樣損傷、腦脊液鼻漏[3]。護理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注意觀察有無視力障礙、復視、眼球突出、眶周水腫淤血、結膜充血等癥狀;對于可能出現腦脊液鼻漏的患者應注意患者鼻腔內是否有水樣分泌物。叮囑患者切勿無用咳嗽擤鼻,防止便秘。

出院指導:遵醫(yī)囑使用滴鼻液,防止粘連,使藥物充分進入鼻竇。增強免疫力,避免感冒,保持鼻腔清潔,少食刺激性食物。

1.3檢查內容和指標:對照整體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下,患者鼻腔出血量>50ml和<50ml的例數百分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對各項檢查指標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方差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整體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的患者鼻腔出血情況,具體數據,(見表1),P<0.05,整體護理組患者鼻腔出血量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

表1患者鼻腔出血量的情況(例/%)

組別例數>50ml<50ml整體護理組4010(25)30(75)常規(guī)護理組4019(47.5)21(52.5)3.討論

鼻內鏡手術是鼻部疾病治療的微創(chuàng)手術,在臨床開展后由于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存在恐懼心理,如果配合不當將會影響手術效果。通過整體的護理工作,使患者對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有所了解,緩解了患者的不安情緒,提高了患者的應對能力,積極配合治療。整體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會文化精神的需要,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鼻內鏡手術的患者在圍術期給予整體的科學護理,通過護理人員術前、術后和出院階段系統(tǒng)的護理和健康指導,使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促進了鼻腔粘膜的早期恢復,同時防止并發(fā)癥出現。術后3-10周是粘膜轉歸階段,也是手術成敗的關鍵階段[4],提醒患者遵從術后醫(yī)囑,定期復查,術后隨訪,整體護理組患者預后良好。參考文獻

[1]丁蘭,丁靜,武琳,等.應用同伴教育法對職業(yè)人群進行健康管理的研究.護理學雜志,2009,24(5):86.

[2]湯如霞.186例鼻內窺鏡手術的護理.福建醫(yī)藥雜志,2004,26(6):212-213.

第7篇

關鍵詞 優(yōu)質護理 臨床路徑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 分析

2010年1月衛(wèi)生部在全國衛(wèi)生系統(tǒng)啟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要求將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轉變?yōu)樨熑沃普w護理,以患者為中心,責任護士對患者履行專業(yè)照護、病情觀察、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護理職責,從而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專業(yè)、人性化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臨床路徑是指由醫(yī)師、護士與其他專業(yè)人員針對特定的疾病診斷或手術,所做的最適當的有順序性和時間性的醫(yī)護計劃,以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減少醫(yī)療資源浪費一種新的醫(yī)療工作模式。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即老年性白內障,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隨年齡的增加,發(fā)病率明顯增高,是目前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術是白內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超聲乳化技術自20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發(fā)展迅速,配合折疊式人工晶狀體的應用,該項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目前超聲乳化治療已經成為白內障的常規(guī)手術治療,但是,圍手術期的精心護理在手術的成功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1]。本文旨在討論優(yōu)質護理結合臨床路徑管理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及依從性,經過對比分析,均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超聲乳化治療患者146例,年齡51~93歲,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3例。觀察組:男37例,女36例,平均年齡(59.8±11.4)歲,左眼35例,右眼38例,術前最佳視力0.1。對照組:男36例,女37例,平均年齡(60.2±10.8)歲,左眼37例,右眼36例,術前最佳視力0.1。兩組在性別、年齡、白內障類型方面的比較,其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按照白內障手術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遵循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的護理。觀察組的患者按照優(yōu)質護理工作流程優(yōu)化和護理臨床路徑相結合,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的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第8篇

[關鍵詞] 文化差異;跨國經營;經營理念

[中圖分類號] F27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7)12-0116-03

[作者簡介] 張曉青,江西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與貿易;

趙 越,江西理工大學助教,碩士生,研究方向為國貿易;

鐘 霖,江西理工大學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商務英語。(江西 贛州 341000)

一、跨國公司經營理念

1.跨國經營理念內涵及地位。從戰(zhàn)略管理的角度看,跨國公司經營理念也可理解為跨國公司的經營哲學,它是組織使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組織為其經營活動方式所確立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

跨國經營理念對于一個組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是企業(yè)的靈魂,它影響著組織的全部經營活動和組織中的人的行為,決定著企業(yè)經營成功與失敗。它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不論組織管理者是否認識到這一點,也不論組織管理者是否采用了準確的文字來描述它,它都是客觀的,且與其他任何組織都是不同的,它決定著企業(yè)的活力,左右著組織的前途??鐕镜慕洜I理念是指,面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類型、不同文化發(fā)展階段的東道國的員工,投資者要制定出被全體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的企業(yè)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

2.跨國經營理念的主要決定因素。經營理念是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它屬于文化范疇。不同的文化就可能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跨國公司的經營是跨國體、跨民族、跨地域、跨政體的經營,面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類型、不同文化發(fā)展階段的東道國,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經營的成敗與否,與其經營理念的確定休戚相關。經營理念若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所認同,就為跨國經營的成功鋪平了道路,反之,經營將陷入困境。因此,國民文化的差異性對跨國公司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即跨國公司的經營理念的影響力之大是不容忽視的。這個特點就要求跨國公司在國際商務中制定其經營理念時必須考慮:既要實現組織目標,又要能夠與多種文化相兼容,以避免經營方面的矛盾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影響價值觀的形成及人們的信念和行為準則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在全球范圍內,信仰宗教的人占大多數;受生產力水平的影響,世界各國的教育文化狀況卻不盡相同。這就會導致不同和接受不同教育的人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的差異性,從而導致經營管理中經營理念的差異性。因此,歸根到底,可以認為影響跨國公司經營理念的主要因素就落在宗教和教育的因素上。

二、影響跨國經營理念的文化要素的差異性

1.影響跨國經營理念的文化要素內涵。人類學家認為,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習慣。而管理學家一般認為:文化是已經獲取的知識,利用這種知識,人類可以解釋各種經驗并產生社會行為。這些知識構成了人們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的態(tài)度,影響了人們的各種行為。

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文化的概念部僅僅指上述提到的客觀文化,同時還包括在客觀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企業(yè)文化”。它是企業(yè)信奉并附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yè)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具體地說是企業(yè)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總和。

無論從哪個角度認識文化,文化的要素是基本不變的,它包括語言和溝通方式、價值觀、宗教、信仰、教育、風俗習慣、工作態(tài)度、社會組織等基本要素,具有可通過學習形成、可以分享、可代代相傳、有象征性、是模式化的并且是可適應的等特點。在上述的基本要素中,對跨國經營理念影響力較大的乃屬價值觀、和教育,而在這三者中,最為根本的是宗教和教育,他們決定著價值觀的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對國際商務活動的理念的形成具有首要指導性。

2.影響跨國經營理念的文化要素:宗教、教育和價值觀之差異性。文化差異主要指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在語言、宗教、價值觀、教育以及社會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在這諸因素中,對經營理念的確定能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于宗教、教育和價值觀。不同國家、地區(qū)和民族在這三要素上存在差異。

(1)宗教方面。宗教是文化中處于深層的東西,是文化中真正能夠持久的基質,凝聚著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對人的價值觀、態(tài)度、生活習慣和偏好有著直接的影響。世界上有許多宗教和宗教團體,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文化傾向和戒律,從而影響著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行為和價值觀。在國際商務的跨國經營中,要考慮的宗教要素有宗教禁忌與宗教信條、宗教勢力和宗教節(jié)日,其中宗教禁忌和信條對跨國經營理念有較強的影響力。

世界上最廣為信奉的基督教,它的一個重要分支――新教被社會學家認為是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它鼓勵人們應努力工作和創(chuàng)造財富,并應儉樸、節(jié)制世俗享樂以積累財富用于擴大再生產;強調擺脫等級統(tǒng)治,給予教徒個人更大的自由發(fā)展。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主要宗教的伊斯蘭教認為,賺取利潤是好事,但利潤要賺得公正,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剝削別人。同時還強調履行契約責任、信守諾言和絕不欺騙的重要性。因此,在穆斯林國家看來,不違背伊斯蘭教的倫理的國際商務理念和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但通過剝削別人,通過欺騙或不遵守合同義務來賺取利潤,這樣的理念和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印度教和盛行于中亞和東南亞的佛教,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更強調一個人生活中的精神成就,認為過分追求物質生活的人是不能達到圓滿的狀態(tài);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苦難都源于人們對享樂的追求;而中國的儒教(即儒家思想)和道教,對遠東國家的經濟崛起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儒教的核心在于“做人”,強調崇高的道德倫理行為和以誠待人,與別人交往時講忠、義、信這三條儒教的核心的價值觀。道教高深莫測但其核心卻精辟在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諧發(fā)展。中國文化的精髓正是目前全球長壽企業(y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2)教育方面。教育在一個社會起關鍵的作用。一個國家國民受教育的水平及教育的普及程度主要由各國、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所決定,教育體系、內容與側重點的不同與社會制度和傳統(tǒng)習慣甚至相關聯。

在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中,人們能學習在現代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語言、概念、數學等許多技能。正規(guī)教育也能是受教育者學會適應社會價值觀與準則。在學校人們能了解和掌握國家的社會性質和政治體制、公民的基本義務、社會道德文化的準則,懂得尊重別人、誠實、守時等等行為準則。同時,全面、系統(tǒng)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了解和掌握大量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在開拓他們的思路,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培養(yǎng)符合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教育所發(fā)揮的作用極其重大,不容忽視。

(3)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們對人包括自己在內的事物的看法、評價或所持的態(tài)度,它是一種比較持久的信念,可以確定個人或群體、社會采取什么樣的生存形態(tài)、行為模式或交往準則,以及如何判別是非、好壞、美丑、愛憎。這些價值觀來自于人們所扎根的文化,是指導人們的基本依據。不同的價值觀勢必導致不同的國際商務實踐活動。

一國歷史的悠久性、文化的豐富性以及受教育者層次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國國民對外來新生事物的接受性和包容性,價值觀的形成也受到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國際商務實踐活動中,經營理念――企業(yè)價值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內涵必然會有差異。

3.文化差異對跨國經營理念的影響

(1)文化差異給跨國經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文化的差異可能為國際商務活動提供機會。母國文化和東道國文化之間雖然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但卻不一定互相排斥,一種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彌補另外一種文化的不足。面對不同的社會文化習俗、信仰傳統(tǒng)、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等條件,恰當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現的差異,為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契機,文化差異能給國際商務活動創(chuàng)造豐富的市場機會和豐厚的利潤回報,這就是跨文化優(yōu)勢。

與機遇并存的就是挑戰(zhàn)。文化差異不僅表現在民族、地域文化差異之外,還有合作伙伴的“企業(yè)文化”差異。這些差異產生可能是因為種族優(yōu)越感、不恰當地運用管理習慣、不同的感性認識、溝通誤會、文化態(tài)度等造成的。如果未能正確處理好這些差異,則文化沖突的產生就不可避免,跨國公司的經營理念就難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達成共識,企業(yè)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就難以形成,企業(yè)的目標就無法實現,使跨國經營的成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2)文化要素差異對跨國經營理念的影響。對經營理念有直接影響的上述三種文化要素(宗教、教育和價值觀)的差異性,最終都會通過價值觀綜合體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關于人的本質的認識?;浇陶J為人性是惡的,儒教的觀點則相反;印度教則認為人性是善良與邪惡的混合體。在持有不同人性觀的國家和地區(qū)中經營,其理念必然應存在明顯差異。對于性善論社會中的組織內部的管理行為準則傾向于信任式管理,而性惡論社會中的組織內部的管理行為準則應傾向于嚴格控制式的管理理念。

第二,關于人與世界的關系。從上述各宗教體系來看,關于人與世界的關系,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一種認為世界是精神的,還有一種就是中國道教的“天人合一”。認可第一種觀點的經營者,經營中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持第二種觀點的組織(或公司)在考慮經濟利益的同時對精神成就的追逐也不偏頗;而受“天人合一”思想影響的經營理念不僅強調組織內部的和諧管理同時注重與外部環(huán)境保持中和態(tài)的關系以保證企業(yè)的長久發(fā)展。

第三,關于人與他人的關系。有的文化注重個體的價值,提倡重視自我、利己主義,這在經營理念上就會表現出不顧一切地追逐個體(企業(yè))利益最大化,這將會導致競爭中出現不公正性而最終損壞整體(行業(yè))的利益,其結果最后勢必殃及個體的發(fā)展;有的文化強調整體性,提倡集體主義、利他主義,在經營理念上則把團結合作放在第一位以維護全局的利益;而有的文化特別在乎社會生活中的等級地位,這對經營理念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優(yōu)秀人才及其優(yōu)秀的管理思想從底層向上拓展,有礙經濟的發(fā)展。

文化的差異性導致經營理念的差異性,在國際商務中已成為共識,跨國公司在國際商務的經營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不同的國家、地區(qū)從事跨國經營,必須有與當地文化相適應的經營理念以指導本公司的經營活動,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完成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保證跨國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將文化差異融入跨國經營理念的對策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國際商務活動,由于價值觀的差異導致經營理念的差異??鐕緵Q策層面,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認同自己的經營理念,共同實現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面對文化差異,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

1.開展跨文化培訓??缥幕嘤栆卜Q為“文化意識培訓”,其目的是向受訓者傳授防止和解決跨文化沖突的有效方法,提高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員工之間的溝通、理解和交際能力。

對駐外人員進行跨文化培訓,主要內容應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質。其次是了解合作伙伴或東道國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質。后者尤為重要,其內容包括合作伙伴的教育狀況、、價值觀或者東道國的政治、經濟、商業(yè)、法律、風俗等。

對東道國當地員工開展跨文化的培訓,內容不僅包括了解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質外,子公司的員工還要接受母國總部的戰(zhàn)略、企業(yè)文化等方面的培訓;若東道國為發(fā)展中國家,對國際企業(yè)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的掌握,也是東道國的員工開展跨文化培訓的內容,這樣,東道國子公司就能與母公司的利益和目標保持一致。

通過跨文化培訓,可減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員工可能遇到的文化沖突,維持企業(yè)內良好的人際關系,保障有效溝通,實現當地員工對企業(yè)經營理念的理解與認同。

2.認可文化差異的客觀性,提高理解、包容、適應其他文化的相關能力,促進文化融合。成功的國際商務人員會通過理解文化差異來避免各種誤解,避免通過對抗性的方式來表現本土文化。理解文化差異是處理國際商務活動文化差異的必要條件。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對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其優(yōu)缺點的演變的理解,能使我們獲得識別自己和有關他文化之間存在的文化上的類同和差異。其次是理解他文化。擺脫原來自身的文化約束,從他文化反觀原來的文化,同時又能夠對他文化取一種較為超然立場,而不是盲目地落到另一種文化俗套之中。因為,文化具有可通過學習形成、可以分享、可代代相傳、有象征性、是模式化的并且是可適應的等特點,因此,通過對他國語言、文化、經濟、法律等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針對不同類型的文化差異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徑,如,可以通過互相學習來加以改變,或,可以通過文化交流來解決沖突等。這樣,可以消除差異性帶來的沖突,同時也可以將不同文化的相似性進行融合。

3. 注重“文化融合”,形成新的經營理念。通過理解、包容、適應其他文化,對彼此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調,從而形成合而為一的全新企業(yè)文化,形成共同的經營理念。這種統(tǒng)一的文化或理念,既保留了母公司經營理念的特點,又與當地的文化環(huán)境相適應,既不同于母公司經營理念,又不同于當地企業(yè)文化,是兩種文化的有機整合,從而體現跨國經營的競爭優(yōu)勢。

4.本土化為主的經營理念。本著“思維全球化和行動當地化”的原則,本土化策略已經被許多國際商務活動證明為一有效處理文化差異的策略??鐕髽I(yè)在海外進行投資,雇用部分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市場動態(tài)以及政府的各項法規(guī)的當地員工,這不僅有利于跨國企業(yè)在當地拓展市場,而且有利于跨國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員和跨國經營的高昂成本;有利于經營理念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形成為以本土經營理念為主的企業(yè)經營理念,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從而使跨國經營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Charles.W.L.Hi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c Graw Hill. 2002.

[2]范曉屏.國際經營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