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0 14:54:5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社會文化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字】:吳宇森英雄電影文化折射
一、吳宇森“港式英雄片”的基本概況
吳宇森自幼家境貧寒,20歲從影,由場記而副導,先后輔佐著名導演張徹、許冠文。25歲開始獨立執(zhí)導影片,先后從業(yè)邵氏、嘉禾、新藝城等三家頂級影視公司,拍攝了18部影片。1985年,輾轉浮沉香港影壇十余載而不得志的吳宇森來到剛成立不久的徐克電影工作室,兩人都“難以忍受言之無物的純流行商業(yè)片”,極力要拍攝一部展示黑暗和暴力中不滅的俠義與友情的作品。1986年,《英雄本色》橫空出世,震撼香江,驚嘆國際,創(chuàng)造了港片有史以來3465萬的最高票房紀錄,并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從此吳宇森這個名字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不可躍過的一個符號,而此后一直到1992年,吳宇森先后拍攝了《英雄本色2》等六部同類型的作品,共同奠定了其香港“暴力美學掌門人”的地位,推動了香港“英雄片”的創(chuàng)作熱潮。
縱觀這七部影片,其基本主題都是一群游走在社會邊緣的人,因情義的紐帶而一起出生入死。但由于時代的變遷,身邊的人不再信守情義,為了金錢不擇手段。而他們卻依舊堅守著做人的底線與良知,慘遭暗算與背叛。無奈之下,這群英雄為了尊嚴、情義、家人,不得不血染江湖、以暴制暴,甚至不惜用死亡來恪守情義與親情。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的肝膽相照、義薄云天、生死與共的豪情義氣,以及對不仁不義的惡勢力的懲罰,讓無數(shù)青年人為之熱血沸騰、精神一振。
二、吳宇森“港式英雄”的成長背景與生存方式
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的主角多為江湖人物,他們是黑幫成員、殺手、大盜或備受壓抑卻充滿豪情的警察。他們的成長經歷都頗為艱辛,《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從小孤苦伶仃,十多歲為生計加入黑社會,得到大哥宋子豪的極力關照;而宋子豪為了不連累家人,一直不讓弟弟知道其黑社會背景,可弟弟阿杰又偏偏一心要做一名除暴安良的正義警察?!多┭诸^》中的阿B、細榮、輝仔情同手足,在貧民窟中一起長大,受盡貧窮與欺辱,夢想只是娶妻生子過正常人的生活。而《縱橫四?!分械睦徸懈馊?,從小流落街頭,被一個慣偷養(yǎng)大,可養(yǎng)父只是把他們當作賺錢的工作。因為這段缺乏愛的成長經歷,使得他們比一般人更看重情義,甚至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他們不再是以往傳統(tǒng)電影中所推崇的正面英雄,他們只以情義為基點,只要認為對就會去做,即使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在他們身上展現(xiàn)出了男性的血氣方剛和對擁有生存尊嚴的渴望,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生命本色的揮灑。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是一群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的孤獨群體,靠著從事非法營生來獲取生存。雖然這種生存方式與主流社會的規(guī)則不相一致甚至互相沖突,但他們也有著一套自己嚴格遵守的江湖道義與做人準則。他們從不濫殺無辜,且對弱者頗富同情心,他們出現(xiàn)在社會固有秩序的動蕩期,此時靠著原有規(guī)則已不能伸張正義,只能用更大的暴力來懲治邪惡和不義。于是使得他們這種雖不合法的生存方式,也具備某種微妙的合理性。他們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闖蕩江湖,依靠原始的正義和個人情感快意恩仇,不惜用生命來換取對朋友的承諾,以及對強大惡勢力的反抗。因而他們成為了生活在社會底層,而又遭遇不公或渴望成功者心中的英雄。
三、吳宇森“港式英雄”的突出特質
其實他們這群人,之所以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與膜拜的偶像,是因為在他們身上突出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俠義精神,即“忠信道義,看重情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為知己赴湯蹈火”。在《英雄本色》中著力渲染了小馬與豪哥之間堅守不渝的友情,宋子豪在販賣假鈔的過程中慘遭暗算,于是小馬為了給其報仇,只身獨闖臺灣,手刃仇人,結果被打瘸了一條腿。但為了等宋子豪出來再戰(zhàn)江湖,不得以忍辱負重、隱忍三年,可當?shù)弥雍啦辉冈倮斫聲r,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你不欠我什么?!笨尚●R為了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又只身闖入阿成老穴,找到犯罪證據(jù),此時決心退隱江湖的宋子豪擔心小馬的安全,不得已重出江湖,當子豪騎著摩托車出現(xiàn)在小馬面前時,兩人間會心的一笑,令無數(shù)觀眾感動。
而《喋血雙雄》中殺手小莊與警官李鷹從追捕與被追捕的關系到相知相識、化敵為友,最后不惜生命并肩作戰(zhàn)。警察與殺手,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因為有著相同的做人原則而走到了一起,為情義、為正義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談笑風生,在殊死惡斗中心心相惜。正如《英雄本色2》中陳伯對子豪等人情義的感慨:“這個世界上沒什么人情味,難得你們幾個小子,這么知己”。正因如此,所以這群“港式英雄”將這份情義看得彌足珍貴,在兇險的江湖中,成了他們縱橫江湖的唯一安慰,是他們活在世界上的理想支點。也是因為這份情義和他們執(zhí)著的守護情義的精神,使得缺乏正義、缺少情義的亂世江湖有了些許人情味,也才讓人看到了些許的光明與希望。
也正因為他們看重情義,所以他們比常人更憎恨欺騙、出賣和背叛,對于出賣、背叛自己的人一定要手刃其頭。正是在對《英雄本色》中的阿成,《英雄本色2》中的高英培,《喋血雙雄》中的任海,《喋血街頭》中的阿容,《縱橫四?!分械酿B(yǎng)父等的復仇過程中,“他們同生死共命運的精彩演繹是他們兄弟朋友之情的最好證明,也是他們的人格熠熠生輝之處”。而這種復仇其實也是英雄們的自我救贖,他們因為道義而成功,因為秩序失敗而退場,于是他們不得以只能用生命來守護生存的道義,用血的代價來懲罰道義所不容的人。
在吳宇森“港式英雄片”的結尾都似乎有一個模式,英雄們想要手刃仇人,可往往槍里卻沒了子彈,此時警察已趕到,這些倚仗著錢能解決一切的小人們便開始得意的叫囂起來。就在此時往往會有另一中間力量將一把裝滿憤恨子彈的槍遞過去,于是仇人得以倒在正義的槍下。如《英雄本色》中,最后阿成說到:“沒子彈了,我現(xiàn)在出去自首,我不會有事的,有事的是你,我有錢,兩三天之后就可以從法庭輕松的出來?!毙∪说募樵p、囂張的氣氛,令無數(shù)觀眾無比憤恨,都恨不得拿起槍向他打過去。而此時的阿杰已被哥哥的情義所深深打動,明白了什么才是正義,于是將手中的槍遞了過去,正在得意的阿成瞬間由奸笑變?yōu)榭只?,子彈穿透了他的身體,正義得以彰顯,讓所有觀看影片的人都大呼精彩。
四、吳宇森“港式英雄”的浪漫性與悲情性的統(tǒng)一
除了英雄們的俠義精神令人動容外,吳宇森運用其獨有的表現(xiàn)技能,將故事的浪漫性與人物的悲情性完美結合,使得這群“港式英雄”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早年受好萊塢歌舞片的影響,吳宇森習慣“把殘忍的打斗場面變成優(yōu)雅的芭蕾舞”。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用優(yōu)雅的音樂配合飄逸的動作,展現(xiàn)出浪漫且唯美的影像畫面?!案凼接⑿燮敝械闹魅斯辉偈悄欠N滿口臟話和動輒打斗的舊式幫會分子,而是衣冠楚楚的紳士,有著極為酷辣的造型。在他們身上“槍林彈雨,不過是尋常之事;扶危濟困,仿佛已是天職”(5)。那些充滿血腥的槍戰(zhàn)畫面在吳宇森的打造下,殺手的動作如舞蹈家一樣飄逸,像藝術家一樣獨具浪漫。
如《英雄本色》中小馬哥在臺灣歌廳復仇的場面就如詩畫一般,至今依然是香港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槍戰(zhàn)場面。整個場面以輕快的閩南小調《免失志》搭配著兩段情節(jié):一段以慢鏡頭描寫小馬在走廊里信步穿越,衣帶飄飄,神情瀟灑,從容不迫;另一段以正常速度拍攝臺灣黑幫大吃大喝的酒宴。隨后便爆發(fā)了一段激烈的槍戰(zhàn),小馬舉槍四射,發(fā)發(fā)命中,如入無人之境?!皡怯钌瓰R血的浪漫,既是剛烈的暴力,又是令人沉醉的美景”。而《喋血雙雄》中教堂決戰(zhàn)的一幕是吳式槍戰(zhàn)場面的又一經典。寧靜的耶穌像、神圣的十字架、漫天飛舞的白鴿和輕輕拂動的白紗應然而至,動靜相襯之間槍林彈雨、子彈紛飛,圣潔的宗教氛圍始終滲透著整個槍戰(zhàn)過程,給人展現(xiàn)出無限的唯美。
而在這種詩意般浪漫的映襯下,更加凸顯了這些忠肝義膽的英雄們的悲愴命運,他們最終在激烈的槍戰(zhàn)中慘烈死去,用生命換取心靈的救贖。吳宇森打造的“港式英雄”其結局之所以悲壯,是因為他們所遵守的道義和所看重的情義在江湖上已逐漸失去價值,江湖已不在是原來的江湖。以宋子豪為代表的老一代江湖人物“一生最重感情二字”,而以阿成為代表的新一代江湖人物,卻是“誰有槍、誰有錢,誰是老大”。曾經守道義、講義氣、重感情的江湖變成了只講目的、唯錢是圖、不擇手段的江湖,使得小馬哥式的英雄們再以舊的規(guī)則行走于今日江湖,不但不合時宜,反而危險萬分。昔日無限風光的英雄們成了末路英雄,伴隨著末路的孤獨、無奈和感傷,獨自活在自我心中的那一片圣潔地上。
并且吳宇森善于運用對比,通過英雄人物前后境遇的不同,表現(xiàn)出他們人生的悲情性。在《英雄本色》中阿成還在做跟班時,咳嗽了兩聲,小馬哥立馬拿出手中的錢并囑咐他好好看病。而后來瘸腿的小馬哥只能寄人籬下為阿成擦車,在阿成威風的背影后是小馬拖著一瘸一瘸的腿將阿成隨意扔在地上的小費撿起。此時,兩人的世界已全然顛倒,但是唯一沒變的是小馬骨子中孕育的情義與堅守的信念。既然英雄不再適合江湖,為什么不選擇離開江湖,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涉入江湖,便如同陷入人生的漩渦,無形的力量阻礙著他們前行,直至將其逼入人生的邊緣和困境,最終英雄們只能依靠死亡來完成自我的救贖。正如宋子豪出獄后本想退出江湖,可是江湖不讓他退,幫派分子三番五次找他麻煩,使他平靜的生活無法繼續(xù),最終忍無可忍,于是只能奮起抗爭。
五、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的陪襯
有江湖英雄的世界,就會有代表著正義一方的警察,而在吳宇的“港式英雄片”中,警察只是一種陪襯或反襯?!多┭p雄》中的李應、《英雄本色》中的宋子杰、《辣手神探》中的神探袁浩云都是警察,但又頗具江湖風范,在警局所受到的多是不公和壓抑,而與江湖人物一起,反而使他們的人格魅力在江湖廝殺中大放異彩。在《喋血雙雄》最后的教堂決戰(zhàn)中,李應為了不讓任海逍遙法外,在眾警察前將其殺死,此時的他儼然是小莊的化身,他不是以一個警察的理智,而是以一個江湖人物的情感向黑幫老大射去痛快淋漓、快意恩仇的子彈,情感的力量沖破了理智的封鎖釋放出萬丈的豪情。同時,片中的很多警察更和那些不講道義的黑幫分子一樣,披著一副正義的皮囊,擺著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實著是自私自利、冷酷無情的小人?!队⑿郾旧分械乃巫咏茉诰珙H有名聲,辦案凌厲果斷,可就因有一個曾經是黑幫老大的大哥,便一直無法被重用;而《英雄本色2》中的總督察胡海,為了在退休前再立新功,竟然以宋子杰的前途威逼宋子豪,要他出山打入黑幫,為他們提供辦案線索;在《喋血雙雄》中李應的上司也只知道升官晉爵,全然不顧屬下的死活和內心情感,無異于冷血動物,全然沒有正義者的光明磊落,只剩下了一副小人的嘴臉。
除了英雄、警察外,影片中還有很多配角,也同樣具有英雄人物的氣質與品格。這些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曾經叱咤風云的老江湖,如《英雄本色》中的華叔,坐牢后的他金盆洗手,開了一家計程車公司,專門收留曾經有過污點的人,讓世人所不屑的賊有了一個可以安家的地方,有了一個可以改邪歸正的場所。而后來在阿成的人來車行滋事時,為了不使改邪歸正的弟兄們再受連累,情愿一個人出來頂下所有的事,用另一種方式行使著固有的江湖義氣。又如《喋血雙雄》中的馮剛,曾經是一名頂級的職業(yè)殺手,但由于受了手傷不得已退隱江湖,但為了替朋友小莊拿回屬于他的錢,甘愿冒著死的危險去找黑幫老大汪海討回公道,在受傷后為了“不被人像狗一樣打死”,情愿死在小莊槍下,表現(xiàn)出了“士可殺不可辱”的氣概。第二類是在反派陣營中崇拜英雄的人,他們也只忠于自己的大哥,而支持他們這種信念的精神卻來自于英雄們。如《英雄本色2》中的殺手小黑,死心塌地為高英培賣命,在最后的決戰(zhàn)中本可以離開,但確留下來跟阿健一決高下。又如《喋血雙雄》中汪海雇用的國際殺手,他最終也是選擇與小莊單槍對決。他們這些人在心中都把吳宇森塑造的“港式英雄”當作自己的對手,以他們?yōu)榘駱?,想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想通過戰(zhàn)勝對方來取代其位置,即使倒也要倒在對手的槍下。
綜觀這些人物,他們在江湖中的廝殺不過是為了獲得人生的安穩(wěn),使身心漂泊之后有一處可依靠的港灣。然而這個夢想?yún)s顯得遙不可及,因為美好的愿望與現(xiàn)實的社會有著巨大的矛盾。他們在其中靠著自己的努力奮勇掙扎,他們所追求的道義、忠誠、親情是當時社會每一個年輕人所夢想的。但最終人面對命運時總是顯得渺小、脆弱和無助,他們無法完成心中一個個美好的愿望。其實影像媒介很大程度上都反映著當時社會的某種集體無意識,所以吳宇森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轟轟烈烈、英雄叱咤、蕩氣回腸的江湖世界,實則是鏡像式的社會想象,是香港大眾文化心理的一種影像投射。:
六、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蘊含的社會文化
1960-1970年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十年,在完成工業(yè)化的蛻變后,跨步進入到現(xiàn)代社會。但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享受豐腴物質文明的同時,港人也開始在進入80年代后,逐漸感受到現(xiàn)代文明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競爭加劇,社會壓力加大,人與人之間關系開始變得疏遠,傳統(tǒng)的親情、友情、道義等觀念開始淡化”。于是生活在其中的香港市民不可避免的產生某種集體的焦灼情緒和不安感。所以吳宇森的“港式英雄片”中的主人公常常是漂泊、無根、孤獨、缺乏安全感、穩(wěn)定感的代表,這與香港的社會歷史和港人心態(tài)不謀而合。但同時他們又堅信:“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這種不服輸、不甘于受命運驅使的堅強、自信感,又恰恰契合了當時港人的普遍社會文化心理。
于是作為電影主要觀眾的年輕人將自己理想中要求建立的新秩序,交托給這些英雄偶像去完成。他們對于英雄的認同,并非是想自己也創(chuàng)造與英雄相同的業(yè)績,而是希望通過影片中的英雄形象,來彌補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邊緣化的位置,也是對挫折感的一種撫慰和補償?,F(xiàn)實中的矛盾、不平所帶來的心理壓抑,使得吳宇森打造的“港式英雄”讓人看后無比歡欣鼓舞。盡管現(xiàn)實中的邪惡勢力很狡猾、兇狠,盡管法律因為種種原因對其無能為力,但這種夢幻式的英雄卻可以解決一切。人們在欣賞這些英雄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精神世界的一次次狂歡,使壓抑的情緒得到宣泄,受挫的心理得以平衡,最終使吳宇森的“港式英雄”名揚世界。
【參考文獻】:
(1)丁曉峰:《電影這個江湖》“暴力美學吳宇森本紀第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2)、(3)史玉豐:《吳宇森的英雄路》,《文藝研究》(2008年10月)
(4)林宇:《百年電影經典》,東方出版社(2006年8月)
關鍵詞:旅游人口社會文化預防措施
旅游人口在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中的社會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購買旅游產品并具有流動性質的消費人口,是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兩個要素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與發(fā)展趨勢對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旅游人口就是指購買中國旅游產品的消費人口,或者說是以中國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來源地可分為國際旅游人口和國內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為了揭示旅游人口內在運行機制,為旅游企業(yè)發(fā)展和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市場決策依據(jù)。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有利于發(fā)展旅游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動總是比較單一,認為其僅僅是一種人員流動,其實,旅游人口流還涵蓋旅游物流、旅游資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動的開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產生的物質流動。旅客出游,要隨身攜帶物品;返回時,一般會買回大量紀念品和土特產品,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國近幾年國際旅游創(chuàng)匯中,大約有20%來源于旅游產品銷售,在旅游產品發(fā)達地區(qū),該值則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強旅游物流的開發(fā)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資金流是指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資金流動,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費支出外,還包括旅游活動中的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進入。旅游信息流是指與旅游活動有關的并伴隨旅游活動而產生的信息傳遞及交流?,F(xiàn)在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必將使旅游業(yè)發(fā)生更深刻的變化。從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角度而言,伴隨著旅游活動產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它是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開展合作的向導。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質并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無論是聽到外國游客對其國家和民族的稱贊,還是在國內旅游中目睹祖國的壯麗河山、歷史古跡和國家建設新貌,都會啟迪、激發(fā)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我國歷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譽中外,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這些國情的發(fā)展變化,人們除了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過旅游目睹和親身體驗,就更能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fā)展。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資源,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為適應游客的需要,一些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傳統(tǒng)風俗和文化活動得到了恢復利用、延續(xù)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得到重視和開發(fā);瀕臨毀滅的歷史文物得到修復和維護;一些不復存在的古跡得到復制。
促進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的現(xiàn)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進目的地社會文化在物質層面上的現(xiàn)代化。為了適應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來游覽觀光,接待地會不斷改進自己的物質條件,新的文化設施會有所增加,文化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其次,旅游能促進目的地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旅游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對目的地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與旅游有關的交通運輸工具、通訊工具以及旅游服務設施和設備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適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動的影響下,目的地的社會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會發(fā)生演變,這種演變在總體上會更趨向開放,更趨向國際化和現(xiàn)代化。
有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fā)展。旅游人口對目的地科學技術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業(yè)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出訪目的地時,往往要求參觀目的地有關單位和設施,并同相關單位的人員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旅游目的地也可從中增加對有關科技領域的了解,還能獲得重要信息、技術和管理經驗;為適應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發(fā)展也常常對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關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于旅游設施和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之中。例如飯店電腦預訂和管理系統(tǒng)自動化、磁懸浮列車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發(fā)的社會文化問題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將可能引發(fā)社會文化問題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應”。在旅游過程中,游客會不自覺地將其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習俗與生活方式帶到旅游接待地,對當?shù)鼐用?特別是旅游從業(yè)人員會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游客某些不良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會對當?shù)厝水a生“示范效應”,會影響旅游目的地社會治安,危及當?shù)厣鐣€(wěn)定。
干擾居民生活,誘發(fā)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來,若處理不好,有可能誘發(fā)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xiàn)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游客的涌入,會造成交通堵塞、景區(qū)擁擠、公用設施緊張,干擾當?shù)鼐用竦恼I?引起居民對游客的不滿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資供應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各種物資優(yōu)先供應外來游客,使當?shù)鼐用竦墓獢?shù)量減少或質量降低,給當?shù)鼐用駧聿槐?招致居民的不滿;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對當?shù)鼐用竦牟蛔鹬貢ぐl(fā)當?shù)鼐用竦脑购藓蛻嵟?從而引發(fā)主客之間的關系緊張。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當?shù)厣唐坊⒂顾谆?。隨著旅游的發(fā)展,為迎合游客的需要,傳統(tǒng)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隨時被搬上“舞臺”,向游客演示,并對其在程序、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壓縮刪改,使其失去了民族傳統(tǒng)的價值和意義。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東西被任意改頭換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礎不再是當?shù)氐纳鐣?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動的影響,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極易失去其本來的神圣性和象征意義。所有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觸和發(fā)現(xiàn)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種經過“包裝”的“偽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特色。
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遭受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游客對接待地歷史文化遺產的損害,一類是由于游客們不檢點的行為造成的,另一類則是旅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F(xiàn)實中有很多這樣的現(xiàn)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處,常常為了滿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無意地毀壞他們不辭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觀賞的“寶物”,例如我國甘肅境內的陽關古堡屢遭踐踏。我國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等著名人文旅游景點也有類似問題存在。除了來自旅游者直接或間接的破壞之外,接待地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可能因開發(fā)和保護不當,造成“建設性破壞”。因規(guī)劃不當、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歷史風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毀壞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產生上述社會文化問題的原因
旅游人口規(guī)劃發(fā)展不當。旅游業(yè)屬于第三產業(yè),是第三產業(yè)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產業(yè),它涉及面廣,對相關產業(yè)的滲透力極強。旅游業(yè)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廣泛吸納就業(yè),強勁拉動內需,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在發(fā)展旅游業(yè)的過程中,各旅游景區(qū)景點往往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忽視了旅游發(fā)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無限制地涌入,景區(qū)超負荷運轉,造成資源環(huán)境破壞,旅游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旅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受到挑戰(zhàn)。目前,接待地社會文化問題的產生大多與旅游人口發(fā)展不當有關,因此加強旅游人口規(guī)劃刻不容緩。
旅游人口素質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質影響著環(huán)境,就目前而言,我國旅游人口素質低下,環(huán)境意識淡薄。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吸引高質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質,高素質的旅游人口產生高質量的旅游。當前,我國旅游產品由于基礎差,發(fā)展較快,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交通還較落后,游客觀光不便;旅游設備檔次較低,賓館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檔配置不夠合理;旅游品種單一,旅游商品開發(fā)不夠,旅游購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點開發(fā)保護不夠;旅游服務人員素質不高,專業(yè)結構不協(xié)調,服務態(tài)度和質量比較差等等,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游人口素質的提高。
構建和諧旅游目的地的總體思路
(一)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fā)展觀作為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其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性的發(fā)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樹立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對于我們更好地堅持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戰(zhàn)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要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堅持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堅持在開發(fā)利用自然中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必須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總的指導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極弊病,促進旅游人口的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旅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旅游人口健康發(fā)展
加強旅游人口規(guī)劃。必須對旅游接待量進行適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規(guī)劃時,對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進行合理布局;在實施旅游規(guī)劃時,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對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進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產業(yè)超負荷發(fā)展而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減少或消除旅游活動可能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產品。旅游接待地應向旅游人口提供滿足人類正常需求的旅游產品,其活動內容應該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一切違主義精神文明的、有礙積極健康的東西,必須加以抵制。這不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當?shù)鼐用竦睦?。這是旅游接待地發(fā)展的正確方向,也是從根本上減少和消除旅游活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的重要途徑之一。
提高當?shù)鼐用裆鐣睦砣萘?。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可通過輿論傳媒引導當?shù)鼐用?不斷提高他們在心理上對當?shù)芈糜螛I(yè)發(fā)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識到發(fā)展旅游業(yè)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利益,以便為發(fā)展旅游業(yè)盡心盡力。這也是解決主客矛盾的途徑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強監(jiān)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不斷建立和健全旅游發(fā)展的法律和法規(guī),將游客、旅游企業(yè)和旅游從業(yè)人員的行為置于法律、法規(guī)的監(jiān)督之下,對其違法行為依法懲處,以保證旅游活動的健康發(fā)展,從法律、法規(guī)上消除和杜絕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
重視對旅游人口和當?shù)鼐用竦男麄鹘逃?。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門應利用國家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政策法規(guī),對旅游產業(yè)的社會弊病予以強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強化專門負責控制和治理的執(zhí)行、監(jiān)督和管理機構,嚴厲懲罰那些違法犯罪的社會群體或個體,把旅游產業(yè)可能帶來的社會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內。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宣傳教育,既要對外來旅游人口進行宣傳,讓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關注意事項和政策法規(guī),以便預防由于無知而發(fā)生違法違規(guī)行為;更要對旅游從業(yè)者和當?shù)鼐用襁M行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思想免疫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人口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廣告話語;話語分析;社會文化信息
1.廣告話語的解讀
丹麥語言學家、哥本哈根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理論家葉爾姆斯列夫(L.Hjelmslev)說過:“人們不僅要認識語言系統(tǒng)……還要通過語言認識語言背后的人和人類社會,以及全部人類知識領域”。(轉引自羅賓斯,1986:20)
多年來,隨著語言研究的深人,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意識到單純研究靜態(tài)的、孤立的句子很難揭示語言的結構特征和語言運用的實質,語言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形式與符號層面上,應該將研究對象擴展到語境中的以動態(tài)交流為特征的“話語”(discourse)的研究。許多學者從結構、功能等不同的側面以獨特的視角對話語進行過精辟的診釋。Brown&Yule(1983)把話語看成是過程(process),是說話者或作者在某個語境中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或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的詞、短語和句子。vanDijk(1997)卻認為不能簡單地把話語看成是一種語言使用形式,指出話語包括三個方面:語言使用,思想傳遞和社會情景中的交際。話語是指有一定主題,語義上連貫,形式上銜接的一連串語句。它可以是獨白,也可以是對白;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王德春,1985;399)話語從形式上表現(xiàn)為使用中的語言,是說寫者在特定語境中使用語言達到交際目的的言語手段。從本質上看,話語是語言系統(tǒng)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交匯點,話語不僅與語言系統(tǒng)有關,它還與交流的語境有關。(Bell&Garrett,1998:4)
從以上觀點我們可以看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語言的理解必須聯(lián)系社會、歷史、文化的因素。話語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與社會行為有著相互內化的密切關系,能折射出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慣及社會的變遷。話語具有建構性:它有助于再造社會本身(社會身份、社會關系、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它也有助于改變社會。(Fairclough,2003:60)我們認為,要分析話語,必須結合話語生成的社會語境和文化語境,考察一種文化模式下的話語體系和話語構式,及它所蘊涵的社會文化意義,即話語意義以及話語和語境的辨證關系。
話語作為社會實踐的形式及其變化是社會變革的一個內容并且對社會變革產生作用,而廣告話語也構成研究社會變革的一個重要領域、重要主題和切人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廣告在商業(yè)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廣告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信息傳播手段,能起到傳播信息、引導消費、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作用。廣告用最吸引人的方式引起大眾對它的關注和好感,這就決定了廣告必須起到迅速影響和勸告的作用。廣告向消費者展示商品的性質、質量、功能優(yōu)點,通過表意和移情打動和勸說消費者,影響和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最后達到推銷的目的。
把廣告定義為一種話語類型,是在廣義的話語概念范疇內進行的,即把廣告話語理解為一種大眾傳播與目標傳播相結合的媒介話語,是廣告?zhèn)鞑セ顒又兴a生和使用的一整套“符號”,包括廣告文本和語境,它們以一種對參與者來說是有意義的和具有整體性的方式互相聯(lián)系和作用。(楊先順等,2007)眾所周知,廣告具有明顯的工具性特征。除此之外,廣告話語具有較強的社會性。社會性主要是指:廣告話語本身就是社會行動,能夠揭示深層的社會意涵,是社會互動過程的一部分。廣告商和讀者建立一種間接的對話關系,進行互動交流。廣告既是一種商業(yè)宣傳,也是一種文化傳播,潛移默化中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等產生深刻的影響。它具有社會建構功能,包括建構社會角色和身份的認同,能夠彰顯社會、文化、經濟等多維度的變遷,與社會有很強的互動性。對廣告話語進行分析可以有助于解構話語意義,挖掘廣告話語背后所隱含的社會文化信息。
2廣告話語分析及社會文化信息的滲透
話語分析在語言層面的分析主要運用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Halliday(1994:34一36)認為,語言有三個純理功能(metafunction),即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際(interpersonal)功能和語篇(textual)功能。概念功能指表達主客觀世界的經驗,其中及物性系統(tǒng)(transitivity)是表達概念功能的一個重要語義系統(tǒng),作者/講話人選擇何種語類(如名詞短語、動詞短語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思想觀點。人際功能指的是說話人和聽話人在話語情景中的互動,以及前者對后者及所說內容的態(tài)度。人際功能通過語氣(mood)和情態(tài)(modality)表達作者l講話人身份、地位、態(tài)度等。(戴煒華高軍2002)語篇功能指作者/講話人通過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來組織思想。
本文以刊登在TheBulletin雜志上的“NIVEA"妮維雅)男士護膚品廣告為例,主要從詞匯、人稱、語態(tài)、有關話語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揭示話語和社會文化的關系,捕捉話語中所蘊涵的社會文化信息,透視廣告話語的社會建構功能,從而說明廣告話語具有社會性,并且能夠彰顯社會文化等多維度的變化。
NIVEA是全球著名的護膚品品牌。該品牌由德國拜爾斯道夫(BEiersdorf)公司創(chuàng)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產品種類多,品質高,特別是男士專用護膚品深受男士們的青睞,銷量在歐洲市場穩(wěn)居排名第一。以下是該廣告的內容:
n}FACEOFTHEFUTURE
You’veworkedlongandhardtogetwhereyouare,andnowyoufacetheworldwithyourmindandbodyprimedforthepressuresandchallengesofmeetingyourgoals.
Youhaveastrongvisionforyourfuture,andyouknowwhoyouare.You’reingreatshape一financially,emotionally,physitally—andyouknowwhatyou’redoingandwhereyou’regoing.Butwhatdopeopleseewhentheylookyouintheface?
Longhours,sustainedphysicalandpsychologicalstress,lackofsleepandskippedmealsmaycomewiththejob,butsoonerorlatertheyhavetotakethEIrtoll.Andthefirstplacetheeffectsbecomeobviousisinyourface,whenskinbeginstoloseitsfirmnessandlookdull,tired,evenlifeless.
MEN’SSKINISDIFFERENT
Aman’sskinisthickerandgreasierthanawoman’s(givingitgreatwaterretentionandhighermoisturelevels,soskinlookstauterandfirmerforlonger),andit’shairier(menspendabout3000hoursorI40daysoftheirlivesshaving).Inshort,menhavespecifisskincarerequirements.
IN-YOUR-FACEFACTS
Justasit’simportanttomaintainyourbodyinpeakcondition,itpaystokeepyourfaceinshape.
MORE1`HANSHINDEEP
Madejustformen,high-performanceNIVEAFORMENActiveFirmingMoisturiserisatechnologicallyprogressivetreatrnentthat,whenuseddaily,activelymaintainsskin’selasticityandsuppleness.Highlyeffectiveandeasytouse,thenon-greasyformulationisconcentratedwithfast-absorbingmoisturizingagents,vitaminE,provitaminBSandaUVAandUVBfitlersystemthatprotectstheskinfromsunlight-induceddamageandenvironmentalinfluences.Butthesecretingredientiscreatine,anaturallyoccurringessentialelementthatworksbystimulatingtheskin’snaturalregenerationprocessestorepairandstrengthentheskin’sstructureandrestoresuppleness,toneandvitality.
Tired,dullskincanbetheresultofmanyfactors,suchasstress,pollution,dehydrationorlackofsleep.
Creatinehasaprotectiveeffectonyourskin,acdvaiingcellrepairandstimulatingcollagensynthesis.Creatineactivelyworkstoenhanceskindensityandelasticity,resultingingreatertoneandvitality.
YOUSTILLHAVEPLACESTOG0,PEOPLETOMEET.SOIT’SIMPORTANTTHEFACEYOUSHOWTHEWORLDLOOKSGOOD—TODAYANDTOMORROW,
下面是對該廣告話語的分析。
2.1詞匯分類
在描述男士的面部、皮膚和身體時,廣告用了很多動詞短語,如:loseitsfnmness;lookdull,tired,evenlifeless;looktauterandfirmerforlonger;havespecificskincarerequirements;Man’sskinisthickerandgreasierthanawoman’s.
對于“NIVEA"男士護膚品,廣告用了較多的形容詞和一些動詞來描述,如:activefirmingmoisturiser;atechnologicallyprogressivetreatment;activelymaintainsskin’selasticityandsuppleness;non-greasyformulation;highlyeffective;easytouse;secretingredient一。eatine;stimulatingskin’。
naturalregenerationprocessestorepair;restoresuppleness,toneandvitality等。
從詞匯分類可以看出,廣告用了很多動詞和形容詞,其作用是向讀者傳遞有關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男士以事業(yè)為重,要應對各種壓力和挑戰(zhàn);睡眠不足,吃飯沒有規(guī)律;忽略了皮膚保養(yǎng),因此出現(xiàn)了面帶倦容、毫無生氣的狀況。另外,男性皮膚有其特點,需要特別護理。形容詞的使用強調了"NIVEA’’產品的好處和獨特性及對男士皮膚的適用性,從而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使讀者迅速作出心理反應,對產品坪然心動。
2.2人稱
這則廣告使用的人稱代詞主要是“you",如:Youhaveworkedlongandhardtogetwhereyouare;Youfacetheworldwithyourmindandbodyprimedgoals;Youhaveastrongvisionforyourfuture;Youknowwhoyouare;Youknowwhatyou’redoing;Youknowwhereyouaregoing;Youstillhaveplacestogo,peopletomeet.Soit’simportantthefaceyoushowtheworldlooksgood—todayandtom~等。
韓禮德認為,人稱包含話語的人際意義,具有人際功能?!澳恪本哂新牨?讀者指向性,這是由“你”的外延意義決定的。所有“你”的指稱都是在玩它的外延意義的游戲。(李戰(zhàn)子,2002:139)在廣告話語中,人稱的實際意義與語法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并不總是完全對等。廣告商為了達到商業(yè)宣傳、推銷產品的目的,想方設法提高廣告的可信度和說服力,通過廣告話語間接地與讀者進行交流,從而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讀者通常是潛在的消費者,因此,讀者就是聽話者或受話者。
這則廣告大部分是以受話者/消費者為中心、為出發(fā)點(addressee-oriented)的語篇組織模式,貫穿于整個語篇的突出的銜接鏈(cohesivechain)(黃國文2001:135)是由“you”組成的。這種組織模式把“you”置于主語的位置,使其承載重要信息,表現(xiàn)出發(fā)話者/廣告商是如何把所推銷的產品與受話者聯(lián)系起來,具有很強的勸說性和說服力。
廣告商以受話者“you”為視角,對經過奮斗而獲得事業(yè)成功的男士進行描述,特別強調成功男士的面部在社交場合的重要性。接著是對男士面部、皮膚和身體的狀況進行描述。由于事業(yè)的打拼、工作的壓力和挑戰(zhàn),男士看上去疲憊不堪,面部失去光澤,缺乏生氣。同時,男性的皮膚具有比女性厚、油膩的特點,更需要鎖水、保濕,更需要特殊護理。最后用很多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描述“NIVEA’’男士專用護膚品的效果。這些描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受話者邊讀邊融人到廣告情景中,不自覺地把自己同廣告中的“you”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的廣告易引起受話者的共鳴,使受話者不知不覺地受到誘惑,接受廣告商要傳達的產品信息。人稱包含著話語的人際意義,提高了廣告的說服力和可信度,縮短了廣告商和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達到推銷的目的。
另外,這則廣告中沒有直接使用第一人稱,但不難推斷出誰是說話者。廣告商充當說話者的角色,與受話者確立了間接的對話關系,在廣告中與受話者對話、交流。
2.3語氣
除了人稱之外,語氣也是廣告商用來控制讀者的手段。這則廣告采用陳述語氣和疑問語氣,不用祈使語氣直接要求讀者采取行動,而是間接地敦促,從而達到在消費者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和推銷的目的。這種類型的銷售稱為軟性銷售(softselling)o(李戰(zhàn)子,2002:42)陳述語氣通常起著陳述事實、傳遞信息的作用。如:Aman’sskinisthickerandgreasierthanawoman’
s;Tired,dullskincanbetheresultofmanyfactors,suchasstress,pollution,dehydrationorlackofsleep;Creatineactivelyworkstoenhanceskindensityandelasticity,resultingingreat-ertoneandvitality等。
除了提供信息之外,這些陳述語氣的作用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誘惑讀者,使讀者不經意間對廣告要傳達的信息產生興趣,對購買產品產生沖動,體現(xiàn)了發(fā)話者的交際角色(信息者、廣告商)和交際目的(為了推銷”NIVEA’,男士護膚品)。
除了陳述語氣外,廣告話語還使用了疑問語氣,如:Butwhatdopeopleseewhentheylookyouintheface?廣告商用疑問語氣目的也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與讀者間接地進行對話交流(別人關注你的面部時,會看到什么?是該采取措施了),潛移默化地使讀者作出心理反應(會看到我的皮膚很糟糕,所以我要采取行動,購買“NIVEA’,男士護膚品來保養(yǎng)我的面部皮膚,使自己成為一個儀表出眾、氣度不凡、灑脫浪漫、事業(yè)有成的職業(yè)男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解構廣告商和受話者之間的關系:廣告商抓住成功男士對未來有更廣闊的視野并期盼事業(yè)更加輝煌的心理,陳述了男士為事業(yè)成功而不停奔波、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zhàn),從而造成身心疲憊、皮膚黯然失色的事實。廣告商采取一種關心、呵護、同情的態(tài)度,再加上對男士皮膚的特殊性的描述,使得受話者對“NIVEA’,男士護膚品坪然心動,把所推銷的產品與受話者自然而然地聯(lián)系起來,拉近了與受話者的距離,達到說服和推銷的目的。
2.4其它有關話語的問題
本部分設計了9個有關話語的問題,根據(jù)這9個問題進一步分析并深人挖掘話語隱含的信息。(Luke,etal.,1994)(Margaret,2006)
(1)廣告的題目是什么?
題目是“SellingFaceProductstoMen"o
(2)"NIVEA’,男士專用護膚品有何特點?
在該廣告中,特別突出的是“madejustformen;easytouse;greatwaterretentionandhighermoisturelevels;elastic”等特點。
(3)廣告話語表達哪些內容?
男士工作辛苦、獨立、躊躇滿志、以事業(yè)為重;
為事業(yè)付出而忽略了面部和皮膚的呵護;
面部和皮膚遭受很多苦;
"NIVEA’,產品技術先進、配方獨特、使用方便、效果明顯。
(4)從以上話語內容可以得出什么判斷?
這個(讀廣告的)男士需要這個產品;
廣告在向男士灌輸皮膚要護理的理念;
廣告在介紹一種新的產品;
廣告在為該新產品開發(fā)市場,最終為的是提高銷售量。
(5)這則廣告的對象是誰?廣告想表達誰的聲音和立場?
廣告是針對中產階級和年輕的職業(yè)男士。
(6)誰的聲音和立場未表達出來?
很顯然,廣告不是針對體力勞動者和年齡大的男士。
(7)這個廣告想讓讀者做什么?怎樣使讀者采取立場?
廣告向男士介紹一種新的護膚產品,用恰當?shù)娜朔Q、語氣和間接交流的方式勸說男士認真考慮并購買該產品。
(8)就該題目未談及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
廣告未談到產品的價格,因為該廣告主要針對中產階級,針對成功的職業(yè)男性。廣告抓住成功男士的心理,對他們皮膚的狀況表示同情,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受到誘惑,更加關心這張關系到自己未來的臉,愿意接受廣告商傳達的產品信息,而價格卻不是主要問題。
(9)這個廣告話語隱含什么社會文化意義?
廣告話語打開了受眾的想象空間,在這個想象空間里呈現(xiàn)出用了“NIVEA”護膚品之后的儀表出眾、氣質非凡、灑脫浪漫的男士形象,描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成功男士”的圖畫。職業(yè)男性在事業(yè)取得輝煌的同時,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特別是面部皮膚,因為面部關系著自己美好的未來。時代不同了,伴隨著物質和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護膚品對男性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男士們的日常關注和需求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男士的面部與男士的形象、未來事業(yè)的成功聯(lián)系在一起,成功的男士更加呵護自己的皮膚,護膚品已不是女士的專利了。廣告話語承載著成功男性對美的訴求,契合了成功的職業(yè)男性的內在文化需求,契合了時代文化的社會需求。
通過以上話語分析可以看出,這則廣告發(fā)揮了巨大的傳播作用,不僅僅是告知、勸說或者誘導,而是賦予受眾者一種身份感,讓受眾者通過購買和使用“NIVEA”護膚品獲得角色和社會身份的認同。"NNEA’,男士專用護膚品就是社會身份和角色的象征,是社會交往中角色認同的符號。(谷虹,2005:7)所以說,廣告話語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社會意象,是社會意象的映照和輻射,滲透了社會文化信息,折射出當今社會生活的顯著變化。
顯而易見,廣告話語具有社會性,是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是具體化的社會實踐。廣告話語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以特殊的形式表現(xiàn)社會,揭示社會深層意涵,折射出社會變化,在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關系維系中占據(jù)著重要作用。因此,對語言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與符號層面,它必須聯(lián)系社會、歷史、文化的因素去解構話語意義。(陳麗江,2007:6)
關鍵詞:民族文字;水書;屬性;社會文化
中圖分類號:H211 2.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7)07―00102―06
一種民族文字總是與特定的民族文化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民族文字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字又必須以一定的民族文化為依托,它的形成和發(fā)展依賴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如果沒有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為依托,文字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就會失去發(fā)展的動力。
作為人類文明成果和承載物的文字,從它的發(fā)生之時起便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文字的社會文化屬性不但決定著文字的形成,也影響著文字的發(fā)展變化。宗教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各民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通常與宗教有著不解之緣,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發(fā)展階段,在封閉的自然經濟環(huán)境中,社會經濟活動較為簡單,人與人之間異地或隔代傳遞信息的需要并不迫切,相反由于生產力水平的落后,自然的力量還十分強大,人與自然力的化身――各種神靈之間的溝通十分重要。人們不僅通過語言向神靈表達愿望和要求,也迫切需要用其他的符號形式和神靈世界進行各種交流。[1]
一般認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物質外殼,而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文字是作為人們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而在中華民族中的一支――水族的古文字“水書”中,我們則看到了另外的一種情形。本文試從水書文獻、水族古文字義類、水族古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幾個方面對水族古文字的社會文化屬性作一簡要論述。
水族是我國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駱越”的一支發(fā)展而成的單一的民族。分布在貴州省境內的水族主要聚居在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其次還分布在與三都毗鄰的荔波縣、獨山縣、都勻市及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劍河等縣。此外,還有少數(shù)散居在福泉、平塘和黎平等地。在廣西境內的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山、融水、珠江、都安、來賓、河池等縣市。
水族自稱“雖”(sui3)。漢稱為“水”,是自稱的音譯。漢譯的稱呼,最先見于明代,王守仁在《月潭寺公館記》中稱為“休”。其后在鄺露《赤雅》一書中還有“ 亦僚類”的記載?!半m”在水語中有“篦子”和“疏通順理”的含義、在水族古文字的《水書》中,也把“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水”也讀作“雖”,但其含義也不是“水”字之意。在中國的歷史上,水族曾被統(tǒng)稱為“百越”、“僚”、“苗”、“蠻”等,直到清代中葉之后才有所區(qū)別,改稱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于1956年被確定稱為“水族”。水族交流主要用漢文,而在水族內部則有一種外形古老的文字,水語稱為“泐雖”,意即水族人的書,現(xiàn)多稱“水文”或“水書”。這種文字還不能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交際手段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僅局限于記載年月日時、方位及吉兇等。文字的使用者僅限于巫師,外人不懂不用。文字用于抄寫各種卜筮內容。這種古文字的數(shù)量,《水語簡志》稱有200多字,《水族簡史》稱有400多個單字(P92),劉凌女士曾參照各家字表,結合所見水書,統(tǒng)計為780字左右,除去異體字約270字左右。
從已發(fā)現(xiàn)的水書看,這種水族古文字不是作為一種日常的交際文字,而是以一種神秘的宗教巫術文字的形式存在的,這種社會文化屬性不但反映于現(xiàn)在可見的水書文獻內容、水族古文字的意義類型上,而且這種社會文化屬性也影響到水族古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水書文獻與其社會文化屬性
已發(fā)現(xiàn)的水族古文字主要用來書寫各種有關占卜及其他巫術活動,這些書籍也叫水書,水書多系個人傳授,并在民間輾轉傳抄,也多由個人收藏。水書的分類,就其性質而言可分為吉兇兩類,若按形式來劃分,可以分為閱覽本、朗讀木、遁掌本、時象本、方位本、星宿本等。朗讀本是學習水書的基礎讀本,閱覽本是水書的主體部分,是擇定各種日期的主要依據(jù)。吉祥類有代旺、鳩高、鳩笨等四十多個條目;兇禍類有棱項、鳩火、花消、都居等近六百個條目。從社會用途上看,水書中一類是“普通水書”,水語稱le。kwa3,意為“白書”,為普通占卜之用,如生產、出行、喪葬、婚嫁、動土等,當事者事前均請鬼師卜問兇吉,并按水書所示以決定方位行止。另外一類是“黑書”,水語稱le。thant,即秘傳水書,主要用于放鬼、拒鬼、收鬼,是一種巫術用書。20世紀40年代,岑家梧先生曾到水族地區(qū)調查統(tǒng)計,調查普通水書約有560余種,主要用于喪葬。而秘傳水書的持有者一般不肯將其藏書示人。黃潤華、史金波先生在《少數(shù)民族古籍版本――民族文字古籍》一書中曾提到了藏于國家圖書館的幾部水書文獻。(見表一)
從這些文獻來看,它們的基本內容均反映了水書的這種社會文化屬性。水書的這一特殊的社會文化屬性使得它不是作為人們日常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是多為民間擇日占卜所用,私密性成為其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現(xiàn)存的文獻均系謄寫抄錄,而沒有發(fā)現(xiàn)統(tǒng)一的刻板印制,同時,抄寫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水族古文字形體的變異,產生了古體、今體、異體的字形。
從已經公開的關于水族古文字的研究成果看,其中提到的文獻也有這一明顯的特征,如王品魁先生的《水書?正七卷?壬辰卷》被認為是目前關于水書的唯一一部著作,內容主要是整理譯注《正七》《壬辰》水書,另外由王品魁、潘朝霖先生合作譯注的《水書?喪葬卷》,據(jù)報道已在貴州出版。王國宇先生在《略論水書與二十八宿》提到了《七元宿》的水書,是巫師用作放鬼的書,屬于“秘傳水書”,書中記載限于甲子紀年、二十八宿紀日、陰陽五行及放鬼的情況等。上述這些文獻的共同特征在于它們的特殊用途和私密性,而現(xiàn)在所公開的水書文獻的數(shù)量少,其原因也可能在于:一方面因文獻的私密性,流傳少或保存下來少;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其擁有者并不希望將這些具有某種特殊用途的文獻示人有關。這與歷史上某些漢文書籍如擇日、相宅、卜墓之類的緯書有著相似之處。
二、水族古文字的意義類型與其社會文化屬性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水書文獻的某些共性,由此而來的特征也反映在其文獻用字上,文字義類的特殊性。
對于水族古文字的研究,不同的學者曾得出許多富有見解的研究成果,根據(jù)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目前所做的研究,現(xiàn)收集水族古文字字形819個,根據(jù)意義類型進行分析,可見:屬于天象類的文字形體有265個,地理類86個,宗教類72個,數(shù)名34個。表二、表三是有關義類形體的分布簡況。
從上可見,目前所見的水族占文字在意義類型上具有明顯的社會文化屬性,主要用字集中在具有神秘色彩的干支、五行、七曜、宗教神鬼以及其他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字上。從目前的關于水族文字的研究成果看,也能反映這一明顯的特征。學者們對水族古文字的分析也大致是依賴于上述 類型的文字來進行的。
三、水族古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也與其特定的社會文化屬性相聯(lián)
根據(jù)目前學者對水族古文字造字方法的研究,我們知道水族古文字系統(tǒng)中存在初造字和新造字,初造字是按照仿擬的原則造出的那部分字,新造字是參照已有字而造出的字。(有的研究者稱自源字和借源字)自造字通過“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方式仿擬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內容,包括自然、動物、植物、人物、房屋、器具、食物、宗教、假想物,這些都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文字的形成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異體字形多,字形不規(guī)范的情況。(上述字形數(shù)情況分布表也能反映這點)這實際上與其神秘巫術用字要求是一致的。作為神秘巫術用字,其目的并不是用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只是用于水書先生與神鬼之間的交流。它并不要求看到的人都能夠識別,只要某個水書先生能夠用一些文字符號達到與神鬼的溝通,這些文字符號即能實現(xiàn)它們的功能。這種目的造成了文字書寫的隨意性,而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存在對文字進行有意變形的情況。這在水書的新造字中也有表現(xiàn)。如對漢字參照借用時出現(xiàn)所謂“反書”“倒文”現(xiàn)象。實際上,對漢古文字的借用即使不經過變形也可完全表達其中所蘊涵的意義,但是在水書中卻進行了大膽的變形,其中求異的原因值得探討,而文字使用的神秘性不能不算是其中之一。
此外,水族古文字發(fā)展變化緩慢,劉凌女士在其碩士論文中分析指出,從文字結構與表達方式上看,在由自源造字到借用漢字、新造漢字式文字的漫長過程中,水字的發(fā)展極其緩慢,漢語借字集中在干支、五行、八卦、數(shù)目、方位、季節(jié)用字上。而從文字符號形態(tài)的變化看,在記錄語言的功能上,借人漢字前,自源字只是巫師的巫術或記事符號,不能完整記錄語句,借入漢字后,不能記錄日常生活語言,記錄語詞時存在一字多音多義、一字多義和一義數(shù)形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與巫師在使用文字中的宗教需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首先這種文字足以用于滿足巫師在某些儀式活動中的需要,可以通過這些符號的象征意義達到與神鬼的溝通。其次,不同的使用者為了保持巫術的神秘感和靈驗度有意為之,使一般人難以理解其中的奧秘。其三,文字只使用于某些固定的范圍之內,用于宗教活動的內部。這與漢字歷史演變中某些奇特的現(xiàn)象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如道教的符篆等。而直到現(xiàn)代,人們在刻寫印章時,仍對自己的印章文字作某些變形處理,以達到與眾不同或保密性的目的。
綜上所述,水族古文字是一種特殊的文字符號,它在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中便與某些特定的宗教巫術活動相聯(lián)系,具有特殊的社會文化屬性,這些屬性也反過來制約其文字的變化發(fā)展,而使其具有與之相應的特征。水族古文字并沒有作為書面交際工具進入普通的日常生活,而是應用于某些特定的活動領域。文字與其所記錄的語言也不是一種比較完全的對應關系。文字更接近于人們某種意識的直接流露。如果認為它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文字,那它的使用則不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是重在人與神鬼之間的交流,它的使用范圍也存在某種局限性。中國古代那些掌握王權的統(tǒng)治者所擁有的方體圓孔的玉琮,既是擁有者權力的象征,也同時作為溝通人神之間、天地之間的寶物,而擁有它的也只能是極少數(shù)特殊的人。水族古文字因其特殊的功能也只是為一少部分人掌握,并以此溝通協(xié)調人神之間的關系,從這一角度說,懂得識讀它的人是否也具有某種特殊的權力――神權呢?水書對古代水族人民生活的影響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對這一問題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1.1重點把握糧食生產
糧食生產一直以來都是南澗縣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產業(yè)化經營的重要支柱,而且其糧食生產凸顯出“兩項”骨干措施與“兩雜”種子的普及使用,嚴格把握并提早落實各類生產方法與生產措施,極大地拓展了農作物種植規(guī)模,達到1.61萬hm2,農作物普及率達到100%,為整個南澗地區(qū)的糧食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根基,積極貫徹并落實各種惠農政策,廣泛開展了退耕還林制度,兌換了上百萬元的現(xiàn)金。
1.2發(fā)展壯大肉牛產業(yè)
南澗縣利用本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條件等優(yōu)勢立足本地肉牛產業(yè),發(fā)展牛肉經濟,嚴格進行肉牛品種改良、優(yōu)化調配飼料飼草、積極防治病災,并不斷健全社會服務等。發(fā)展壯大了當?shù)氐娜馀.a業(yè),當前來看,肉牛產業(yè)大有發(fā)展前景,加強示范引導,實施獎勵代替補貼制度來培養(yǎng)一大批養(yǎng)牛專業(yè)戶,并在不斷推廣普及,已經形成了更多的示范戶?,F(xiàn)階段,這些肉牛示范戶形成了專業(yè)化的經營,打造出了集“建廄、植草、筑池”為一體的發(fā)展規(guī)模,配備了專業(yè)的科技工作者,積極完善肉牛凍精改良技術,而且成功開展了水牛擠奶試驗,免疫工作也開展的有聲有色,肉牛疾病防控程度顯著增強。
1.3烤煙支柱產業(yè)穩(wěn)固發(fā)展
南澗縣嚴抓烤煙業(yè)的發(fā)展,加大基本煙農、煙地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入現(xiàn)代科技,實行科技興煙制度,創(chuàng)造出了“紅大”優(yōu)質煙葉品牌,擴大了烤煙種植面積,并不斷強化中耕管理。
1.4發(fā)展優(yōu)質茶葉產業(yè)
打造出了烏龍茶、綠茶、普洱茶等特色茶葉產品,建設了茶葉園生產基地,積極發(fā)展無性系良種茶園,很多茶產品已經獲得了國家QS認證,并發(fā)展了特色有機、無公害的綠色茶產品,極大地提升了茶產品的技術含量。
2南澗縣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問題
南澗縣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和成就,然而,在發(fā)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科學總結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
2.1農業(yè)科學技術有待發(fā)展和更新
農業(yè)科學技術是支持農業(yè)發(fā)展的硬性保障,南澗縣由于所處地理環(huán)境較為落后、地區(qū)農業(yè)科技發(fā)展速度與普及程度仍然相對有限,農業(yè)機械化程度相對有限,例如:代表性的茶產業(yè)、烤煙產業(yè)等仍未引入最新品種,茶葉種植技術仍然相對落后。
2.2缺乏健全的農產品市場體系
由于地域地區(qū)發(fā)展相對落后,商業(yè)經濟發(fā)展有限,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這無疑阻礙了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進程,流通不暢、營銷不佳也成為一大問題,例如: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建設不佳,缺乏有效的市場信息傳播機制,影響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拓展。
2.3缺乏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健全、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促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保證,然而,當前南澗縣雖然在農業(yè)生產方面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缺乏健全、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各個農業(yè)項目服務相對落后,制約了農業(yè)產業(yè)化的長期經營與發(fā)展。
3南澗縣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建議
3.1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
健全完善的市場體系為農產品打進市場創(chuàng)造了條件和機遇,也是產業(yè)化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南澗縣必須摒棄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tǒng)經營理念。本著集中規(guī)劃、科學布局、規(guī)模合理、功能完善的理念,把握一些關鍵的農產品生產、銷售基地,創(chuàng)建一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同時附帶集貿市場的市場體系,充分發(fā)揮中介組織的溝通紐帶作用,開拓更加廣泛、廣闊的營銷市場,促進本地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創(chuàng)建一個科學完善的市場信息網絡,形成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并負責及時采集、傳播有效的市場信息,把農產品生產、銷售有效聯(lián)系起來,積極而全面地促進農產品的銷售與普及,從而為農業(yè)產業(yè)化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經濟效益。
3.2加大科技興農力度
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離不開農業(yè)科學技術的支持,南澗縣必須積極開展農業(yè)科技培訓,加強農業(yè)教育,加快先進農業(yè)技術引進力度,并廣泛地推廣與普及農業(yè)科技,加快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例如:核桃的機械化種植、收割。不斷加大農業(yè)技術、農產品的研究力度,積極開發(fā)與引進新技術、新產品,吸收并引進農業(yè)科技人才,積極打造出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效益顯著、高科技的農產品示范基地,創(chuàng)建科技示范農業(yè)園,使農業(yè)技術、農產品朝著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對應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3.3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為了實現(xiàn)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增加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的經濟效益,就要積極創(chuàng)建完善的服務組織,打造出功能完善、服務周到、覆蓋面廣的服務網絡,這一服務網絡不僅能夠為農民的農業(yè)經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科學的技術指導,也能夠確保農產品的有效加工、運輸和服務,為農產品客戶提供健全、周到、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創(chuàng)建完備的農業(yè)服務機構,提高服務的專業(yè)化水平,從而贏得廣大客戶的支持和信賴,進而占據(jù)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4總結
[論文關鍵詞]學生會 文化建設 人文關懷 和諧氛圍 精神傳承
[論文摘要]學生會文化是一種“軟”力量,代表著集體價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整個學生會的靈魂所在。我們必須加強學生會文化建設,學生會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為學生會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持久動力。
學生會,作為一個高校學生組織,在服務同學,高校建設方面發(fā)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學生會,作為一個學生組織,其自身的建設和發(fā)展,對其職能的發(fā)揮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為加強學生會自身建設,就必須建立健全學生會組織的文化機制,也就是學生會文化建設,尤為重要。
一、學生會文化的涵義及其建設的必要性
說到學生會文化,不能不提企業(yè)文化。組織文化的研究始于企業(yè)文化。上世紀80年代初,首先由美國管理學者開創(chuàng)并倡導了對企業(yè)文化的認識和研究。當時面對日本經濟迅猛發(fā)展造成的壓力,美國人經過對日本企業(yè)管理方法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后者更加重視企業(yè)的軟管理,即注重企業(yè)中的文化因素,注重樹立全體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念和發(fā)展理念。從而形成企業(yè)強大的向心力,進而間接促進了企業(yè)發(fā)展。因此,有人指出,企業(yè)文化是一種信念與心理的力量。
學生會文化所體現(xiàn)的文化理念,行為信條,是可以總結成文的。以下是摘錄的某高校的學生會文化理念:
學生會概念:“管理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服務型組織、行政型組織”
學生會會訓:“團結 務實 創(chuàng)新 高效”
學生會宗旨:“一切為了廣大同學,為了一切廣大同學,為了廣大同學一切”
學生會精神:“否定自我,追求完美”
學生會作風:“今天的事不等到明天”
學生會發(fā)展目標:“實實在在學生會,全心全意為同學,一言一行樹榜樣,時時處處是學習”
學生會服務意識:為學校服務,為同學服務,為自己服務
學生會工作作風:“踏實、團結、高效”
學生會個人工作目標:“于工作中追求快樂、于工作中追求收獲”
以上內容,條理清晰,內容全面,可謂簡約而不簡單。這些成文的學生會文化理念值得借鑒、學習。
二、學生會文化建設的措施和途徑
(一)剛性的學生會制度建設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學生組織,學生會必須有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是學生會工作得以有序開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學生會管理制度應包括一部完善的《學生會章程》,用以明確學生會的部門設置和部門職責。另外,還必須有《學生會值班制度》《學生會例會制度》《學生會物品管理制度》《學生會獎罰制度》等一系列相關的配套規(guī)章,通過這些規(guī)章的共同作用,使得各個部門每名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義務,明白自己開展工作的原則和目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確立后,最重要的是落實到位。沒有執(zhí)行力的法律只是空文,沒有落實的制度只能是擺設。為了確保學生會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實行過程控制,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學生會干部要以身作則,督促學生會成員按照制度,規(guī)章開展工作,從而形成集體習慣,進而表現(xiàn)出更大的合力來,共同推動學生會的工作向前發(fā)展。所以說,剛性的制度建設,是學社會文化建設的基礎。
(二)加強人文關懷,構建和諧氛圍
學生會,歸根結底是一個學生團體,因此它離不開人際關系這個現(xiàn)實問題。如果沒有人文關懷,勢必會使學生會之間的人際關系發(fā)生扭曲要么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冷淡,團隊松若散沙;要么造成爭名奪利,助長官僚作風。這都與學生會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馳,都是學生會建設的大忌!強調人文關懷,就是強調要“以人為本”,要求尊重個人、重視個人、關心個人,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這一點在學生會建設中易被忽略,然而意義卻舉足輕重。
在學生會中,尤其學生干部,更要推行、貫徹人文關懷。在對每名學生會成員的理解上,不僅僅把同學們看作學生會利益的勞動者,還要把他們作為學生會的主體對待,充分體現(xiàn)其主人翁精神。不論上下級,在日常學習工作中,遇面時要主動親切打招呼,生活中別人有困難時更要積極幫助。在學生會,大家不光是同學,同事,更應該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讓學生會同學感到溫暖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
(三)增進相互信任,打造高效團隊
對于一個團隊,合作是第一要義。但事實證明,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其獨立的想法,有著獨立的行為方式和個人情感,即使對同一事物的評判標準也不盡相同。作為學生會的成員,往往每個人都有過人之處。一群有才干的人聚在一起,競爭就不可避免,可且也不應避免。但是,必須清楚的是,個人的技能總是有限的,個體總是有缺點的,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完成。所以學生會的成員必須樹立這樣一個觀念:是“我們”在完成任務,而不是“我”。這就意味著,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其成員必須真誠的敞開胸懷,虛心的承認自己的弱點或者過錯,真誠的認同別人的長處,而非嫉妒。嘗試著說出“這是我的責任”,“是我做錯了”,“這方面你比我強”,這都是增進相互信任的步驟。因此,相互信任是相互容納,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情感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與競爭,才是造就高效團隊的有力保障。
一個學生會,如果達到了和諧、高效團隊的要求,那么在工作中可謂是所向披靡了。
三、學生會精神的傳承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學生會每年都會有干部的換屆選舉,都會有招新納賢。在每次的新老交替中,學生會的工作在完成交接,學生會的精神也在完成交接。通常說的學生會工作要一屆一屆往下“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個交接過程中,學生會干部起著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從經驗來看,一個部門部長對部門新成員的影響,包括價值取向和行事方式,往往比輔導員老師的影響更直接,更顯著。因此,學生會干部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維護學生會各項規(guī)章。繼承并發(fā)揚學生會精神,是學生會文化傳承中最有效的辦法。這是一種看不見的文化傳承,除此之外,物化的文化傳承同樣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四、學生會文化建設中應注意的事項
首先,要全面、正確的認識學生會文化的涵義,學生會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切實行動起來,推行學生會的文化建設。
其次,杜絕盲目照搬,流于形式。學生會文化建設的工作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開展,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補充理論。日積月累,逐步完善,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把其他現(xiàn)有的學生會文化照搬照抄。若是這樣,就失去了文化建設的意義。
1.1社保工作公開有效
社會保險信息化的實現(xiàn),借助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來進行辦公,人們可以在網上及時查詢到所需要的社保信息,同時能夠更快捷的在網上了解到社會保險政策信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能夠隨時接受公眾監(jiān)督,有利于社保服務工作的進一步改時。利用社保信息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對信息進行分類采集,根據(jù)所采集的信息測算各種保險基金的收支情況,這對于全面收集和反映社會業(yè)務的進展情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對各項指標的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的反映,,不僅有利于監(jiān)測和預警,同時也為決策和制定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持。
1.2社保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隨著社保人員不斷增加,社?;鸬慕痤~不斷增長,這就給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不僅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shù)據(jù),而且計算上也較為復雜。社會保險信息化的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計算機來進行異地備份、計算和分析,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確保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時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有效的實現(xiàn)社保管理的現(xiàn)代化,管理流程更加規(guī)范,傳統(tǒng)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迎刃而解。
1.3社保整體效益充分發(fā)揮
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tǒng)作為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社會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不僅增加了社保業(yè)務的透明度,而且給參保人員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使社保體系的整體效益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來。同時借助于信息技術對社保體系進行管理,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項目繁多及管理成本高的問題,而且實現(xiàn)了信息共享,將社會保障體系的整體效益更好的發(fā)揮出來。
1.4社保制度規(guī)范科學
首先,業(yè)務流程得到優(yōu)化。同類業(yè)務實現(xiàn)合并處理,降低了勞動消耗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其次,辦事程序實現(xiàn)規(guī)范化。明確各類業(yè)務辦事程序,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最后,規(guī)定管理權限,嚴格規(guī)定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和業(yè)務管理范圍,杜絕越權辦事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加快推動社會保險信息化管理優(yōu)化的措施
2.1完善社保信息化業(yè)務流程,健全社保信息化規(guī)范體系
國家應出臺標準化的信息化建設規(guī)程,使各地區(qū)社保服務站有可參照的標準,以便于進一步改進業(yè)務服務流程。同時,各地應根據(jù)社會保險信息化的實際發(fā)展狀況,建立與國家標準相呼應的社保信息化標準體系,確保社保各類業(yè)務代碼的規(guī)范與統(tǒng)一。另外,應建立全國聯(lián)網的數(shù)據(jù)庫,構建全國一體的信息化服務網絡,實現(xiàn)信息資源共享,使各地社保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交流、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2創(chuàng)新社保信息化發(fā)展途徑,走與產業(yè)化相結合的新模式
借助于新興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建設完善社會保險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手機客戶端等設備,擴大社會保險服務范圍,推進社會化管理服務進程。在行政市范圍內,建立社會保障服務圈,比如,設立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中心,為當?shù)乩先颂峁┥钤途o急救護服務,也可以建立社區(qū)醫(yī)療救助中心,為當?shù)厝罕娞峁┥眢w康復保健服務等等,既可以做好社保工作,又助于實現(xiàn)產業(yè)化經營。
2.3加強文檔保密,保障個人社保檔案的安全
社會保險管理工作一般要涉及到個人的社保檔案,可以說每一個數(shù)據(jù)都是個人的一份檔案,之所以稱為檔案就是因為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作為社會保險管理工作人員就要時刻保持安全保密意識,盡可能地加強對個人社會保險繳納資料的保密工作。除了對這些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有效備份外,還要對重要的文件加密處理,防止重要信息的泄漏與遺失?,F(xiàn)在的網絡攻擊比較嚴重,有必要針對這些惡意攻擊展開必要的防御,下載安全證書,安裝漏洞補丁,設置防火墻等等,定時清理一些垃圾信息,實現(xiàn)計算機資源的優(yōu)化。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電腦實現(xiàn)專職專用,如果是關于社會保險工作的數(shù)據(jù)就專門記錄這些重要數(shù)據(jù),不要夾雜其他另類信息。
2.4建立一支規(guī)范高效的團隊
[關鍵詞]社會保障,法治,社會正義,法制化
一、法治國家內涵的發(fā)展與社會權的法律保障
法治是現(xiàn)代國家所普遍推崇的一種社會政治目標。法治相對干人治,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被提出。古希臘柏拉圖主張實行“賢人政治”,實行人治。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法治應當優(yōu)干一人之腦,法治是治理國家之根本。法治國家的概念,則是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被人們所提出。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法治國家的內涵,適應了社會經濟生活的變遷,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
19世紀中期,德國學者Stahl認為,法治國是依法律的方法,正確規(guī)定井確保國家作用的方向與界限,以及市民自由生活的領域。所以,法治國不僅是現(xiàn)代的特征,并且是國家發(fā)展的原動力。[1]在這一理論中,法治國并非國家的目的和內容,而是實現(xiàn)國家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因而被稱為“形式法治國”的理論。形式法治國的作用,在干確保國家作用的合法性。然而,這一法治國的理念,在20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卻被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黨所操縱,成為其肆意踐踏民主與人權的工具。干是,實質法治國和社會法治國的理念應運而生,從而賦予法治國思想新的生命。實質法治國理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對公民基本人權的切實保障,要求國家權力的行使,要受到某種最高法原則以及法價值的拘束。社會法治國的理念,是伴隨著?!吧鐣摇崩砟畹男纬啥霈F(xiàn)的。社會國家是指國家放棄對個人自由不干預或放任的原則,為某種積極目的而行動,進而形成社會經濟秩序并為管理主體的國家。社會國家的目的有二:一為實現(xiàn)社會正義,即扶助弱者、抑制強者,對社會不平等做某種程度的調節(jié),使每一公民能獲得某一相當水準的經濟和文化生活能力;二是致力干公共福利,即為社會公眾謀取最大物質的乃至精神的利益。因此,社會法治國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國家權力對干公民生存權及享受健康文化生活的積極保護義務。
社會法治國之下的實質法治國,是以矯正以往形式法治國過干形式性,忽略人權實質保障之弊端,致力干國民福扯以求社會國家的實現(xiàn)為目標的。社會法治國要求在立法、行政等方面發(fā)揮國家對干國民的積極義務。在立法上,要求“立法者的功能,是創(chuàng)造井維持符合干人類尊嚴之法律。這一尊嚴,不僅要求法律承認私法上及政治上的權力,而且要求國家機關提供必要且足以發(fā)揮其職能的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各方面之設施?!盵2]
我國經過多年的社會主義實踐,提出了依法治國,實現(xiàn)法治國家的目標,賦予了法治國家新的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1999年憲法修正案中明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規(guī)定在憲法第5條中,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固定下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在‘一切權力屬干人民”的前提下,立法真正體現(xiàn)廣大人民的意志,行政在法律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督下進行,司法實現(xiàn)公正和獨立,從而使人民的權利和利益得到最充分的法律保護。
法治國家內涵的發(fā)展歷程昭示了現(xiàn)代法治的核心精神:對基本人權的尊重與保障。而對基本人權的尊重與保障必然要落實到對公民生存權、社會權的保障之上。
法治國家的至高法典是憲法,憲法中所體現(xiàn)出的精神和原則也是一國法治精神之所在?,F(xiàn)代法治國家的憲法首先確立的是公民的自由權。自由權是一種與“夜警國家”①和自由國家的國家觀相對應的基本人權。要求國家對所有市民社會社會生活的自律性領域,不加侵擾和干涉。而社會權則是與福利國家、積極國家的國家觀相對應的一種基本人權。自由權是在公民自由的范圍內要求的國家不作為的權利,而社會權則主要是在社會上對經濟的弱者進行保護和幫助時要求的國家作為的權利。自由權和社會權共同構成了現(xiàn)代法治國家所保障的兩大基本人權尸]現(xiàn)代法治國家對公民的基本人權保障有尊重、保護、促成與給付的義務。尊重和保護的義務體現(xiàn)在法治國家所賦予的公民的自由權之上。但構筑起全部自由權基礎的財產權和契約自由對不擁有財產的人來說,無異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畫餅充饑般的存在。即使對有產者來說,自由權導致的也有可能是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因此,僅僅靠一種抽象的法律上的自由權體系,己經不能保證公民在社會生活中應有的尊嚴,還需要國家進一步發(fā)揮其促成與給付的職責與義務。作為對此的一種補充,旨在具體地保障個人現(xiàn)實生活的社會權則成為法治國家公民權利的另一大支柱,成為對自由權的補充。保障個人在自由經濟市場的安全固然是國家的職責,但現(xiàn)代社會更重要的是國家應對個人或家庭在進入自由竟爭的市場前不平等地位加以改善,還必須努力調和因不同的權利分配、財富不均、教育高低所產生的矛盾。因此,在一定意義上,通過法治所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就構成了對財產權和契約自由的有效補充,它們相互銜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社會財產的法秩序。為了確保自由權體系能夠存在下去井且能夠有效地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社會權就成了對自由權的一種補充,承載著保證一種有效的法治秩序的職責。
現(xiàn)代法治理念以保證公民基本人權為核心,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一定的財產是人們生存、發(fā)展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的基礎,在現(xiàn)代社會中,無財產即無人格。因此,保障每個公民都能夠擁有可以維持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財產就成為公民的最基本人權。憲法作為法治國家的至高法典應該對此做出綱領性規(guī)定。我國憲法第44條規(guī)定:“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實行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第45條規(guī)定:?!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倩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fā)展為公民享有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國家和社會保障殘疾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yōu)待軍人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睉椃▽窕緳嗬U系倪@些綱領性規(guī)定,使得公民的作為一種政治宣示性的社會基本權利得以納入法制的軌道,轉化為一種社會權。然而,僅僅停留在這種綱領性的規(guī)定之上而沒有一系列部門法的具體落實,公民的這種權利仍然會是形同虛設。因此,社會保障法就是規(guī)定國家應給予公民如何的積極給付的一系列實體性規(guī)定,其基本做法是以一種再分配的交換形式,結合政府部分貢任,以實物、現(xiàn)金轉移的供給或者提供各項福利服務,以確保公民基本生活的需求。
二、法治國家的正義觀與社會保障的正義基礎
自有法律以來,就產生了對法律的種種闡釋。其中公平正義的觀念是始終與法律聯(lián)系在一起的?!癷ns”這個拉丁詞,據(jù)稱就是源昏“iustum”(正義),而不是源良“iussum”(命令)。亞里士多德說過:“法治應包含兩層意思,己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盵4]時至今日,這一關干法治的論述仍然構成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核心觀念,一部“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本質上也應該是一部合乎公平正義觀念的法律。
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對正義的表述是:“正義乃是使每個人獲得其應得的東西的永恒不變的意志。"西塞羅曾將正義描述為。使每個人獲得其應得的東西的人類精神意向”。[5]給予每個人應得的東西的意愿乃是正義概念的一個重要的和普遍有效的組成部分。然而僅有這種意愿本身并不足以使正義在社會中得到實施。托馬斯鄧可奎那進一步發(fā)展了正義的含義,明確指出除某種精神傾向之外,正義還應該含有一種行為方式,而這種行為方式,就是通過法律的控制。在《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一書中,龐德寫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多重的意念和愿望,而且大家都希望滿足之。人口數(shù)量極大,地球卻只有一個。每一個人的愿望總是與其鄰人的愿望相互仲突或相互重疊。因此,人們不妨以為,就產生了一項艱巨的社會工程任務。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生存必需資料、滿足共同生活在一個政治組織社會中的人們的各種意念和愿望的方法。即使它無法滿足人們對它的一切期望,至少也盡可能地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所說的法律之目的是公平,其含義正在干此?!覀兊贸隽诉@樣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的愿望和意念。在社會控制中,在法律中,我們所應做的,即對哲學愿望、意念、需要進行盡可能的調和和調節(jié)……"[6]因此,一種制度和一部法律,只有能使每個人獲得其應得的東西,它才是正義的。對干法治國家而言,必須承擔起達到正義的使命,換言之,正義是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
正義可以分為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形式正義要求“同樣的倩況應該同樣地被對待”,是以一種最低的道德規(guī)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但這種規(guī)則的被執(zhí)行,不能保證必然產生正義的結果。而實質正義則將社會中利益或者負擔分配通過各種社會制度達成,井要求針對各種特殊倩況予以權衡考量,由干是有關社會資源的分配,所以也稱之為?!峙湔x"或?!鐣?。社會國家以分配的正義或社會的正義為基礎。社會正義謀求經濟、健康衛(wèi)生、文化等方面的正義,以打破抽象的平等而創(chuàng)造出具體的平等。
在形式正義的法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的人的身份、地位、經濟狀況、勞動能力、健康倩況如何是絲毫不被考慮在內的,“人”由一個活生生的社會中的人成為一個被剝離掉各種社會存在和社會角色的抽象的人。因而,這種不考慮。人"的社會存在的形式正義對減少社會不平等起不到任何作用,“實際上,與法律如何規(guī)定毫無關紊的補會她仿永近縣不平等的法律對入的一視同仁,在權力、智慧、個人幸福等實際上的不平等狀況下,只能使不平等變得大經地義,甚至加深這種不平等?!盵7]一種形式上的正義可以被用未維持現(xiàn)狀,但也只是當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在理論上達到最大限度的合理狀態(tài)時,才有可能。當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形式的正義,還需要實質的正義時,回應社會的這一需要,社會保障應運而生。社會保障以分配的正義為基礎,通過對形式平等的矯正,使社會達到實質的公平正義。
社會保障的推行,將社會資源與財富作適當再分配,以滿足需求,特別是滿足在社會上居干劣勢地位者的需求。社會資源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再分配?分配給誰?根據(jù)什么來分配?分配如何達到公平的結果?這些問題都是通過社會保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設計來解決的。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的再分配,達到了這樣一些效果:第一,垂直式再分配效果。就社會保障資金來源而論,高所得者的負擔應該比低所得者重,而社會保障的給付是對低所得者更有利,因此,再分配會造成高所得者對低所得者的所得轉移,使低所得者獲得社會的照顧,達到再分配的效果。第二,水平式分配效果。醫(yī)療保險給付是健康者對傷病者的所得轉移;養(yǎng)老和退休金保險是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所得轉移;失業(yè)保險給付是就業(yè)者對失業(yè)者的所得轉移。社會保障中的社會保險制度,在同一所得階層間發(fā)揮所得轉移效果。第三,時間的再分配效果。社會保障還基干世代互助的精神,由工作的一代對退休的一代、尚未工作的一代,進行時間性所得再分配。[8]毫無疑問,這些效果的達成,可以在經濟收入和財產權上調和不平等現(xiàn)象,達到社會正義的目的??梢?,當惟有通過社會保障方能達到法治所要求的實質正義時,社會保障必然成為法治國家的內在需求。
三、社會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法治國家的目標,需要通過各種具體法律制度的運作來實現(xiàn)?,F(xiàn)代意義的法制,就是指在一個政治國家中,把國家的事物制度化、法律化,嚴格依法辦事的一種原則。在法制的原則下,要求國家立法機關制定較為完備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因此,法律制度是法治理想實現(xiàn)的重要基礎。
法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jié)器,是確認、保護和發(fā)展對統(tǒng)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工具[9].法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固然有其內在的價值和規(guī)律,但在現(xiàn)代社會,它更多的是作為社會秩序的調節(jié)器。法對社會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是法存在并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如果將權力和權利視為一種社會資源,法律則是一種特殊的資源配置機制。一切法律規(guī)范都是關干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相應地,一切法律關系都可以用權利義務的模式未加以表述,法律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對干權利義務的一種確定性分配。社會保障也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它是為了矯正形式平等的缺陷,保障公民基本社會生活而對社會資源的一種再分配。將社會保障納入法制化軌道,通過法律實施社會保障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就是將對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以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未,這樣可以更加穩(wěn)定、公平和有效地達到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效果。
首先,由干法律對權利義務的資源配置作用,只有通過法制化,才能使社會保障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職貢明晰化。沒有成為國家法律之前的社會保障,只能是國家的一種政策和措施。對干僅停留在國家政策和措施層面而未上升到法律層面的社會保障而言,公民所享受的保障不是權利,國家對公民的給付也不是義務,充其量是政府的一種福利和慈善。如果對公民的保障不是基干公民的權利,國家也就沒有對公民給付的義務,那么對干公民未說,在未得到保障之時,也就缺乏向國家要求的正當根據(jù)。如果公民缺乏對國家的這種請求,社會保障對公民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而將社會保障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以法律上權利的形式賦予公民社會保障權,以法律上義務的形式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對干公民保障的職貢和義務,公民就享有了在國家不作為或不適當作為時對國家的一種請求權,這種請求權的根據(jù)未源干社會保障法的規(guī)定。此時的社會保障就成為公民的法定權利而不再是政府的施舍或慈善。也惟有成為公民的法定權利,社會保障才能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只有通過法律的形式賦予公民社會保障權,才可以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防止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任意變更和侵害。在社會保障制度中,其主體是廣泛而確定的,需要立法將各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確定下來。作為現(xiàn)代國家來說,是社會保障的貢任主體。從維護社會正義出發(fā),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是現(xiàn)代國家的責任,國家有貢任向社會弱者乃至全體社會成員提供有保障的和安全的生活,社會保障是達到此目的的必要手段。因此,國家必須出面來舉辦社會保障,井拿出財政收入的相當部分未支持社會保障的運作,這是現(xiàn)代國家的一個基本職責,也是國家的法定義務。同樣,國家也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獲得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減少因貧困和社會動蕩所產生的社會成本。作為雇主未說,也是社會保障的責任。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雇主負有為其雇員繳費的義務,否則要負相應的法律貢任。從另一個角度看,雇主通過為雇員繳費,實際上是將一部分本應由雇主承擔的勞動風險轉移給社會了,這也使得雇主因此而受益。而作為社會普通民眾來說,既是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更是社會保障的直接受益人。在一些社會保險項目中,通常勞動者也是繳費的義務主體,但繳費后可以直接獲得利益,如在在職期間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退休后可以領取養(yǎng)老金。繳納醫(yī)療保險費后,患病時可以獲得醫(yī)療補助,繳納失業(yè)保險費后,失業(yè)時可以獲得失業(yè)救濟金等。
其次,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可以使社會保障主體的權利義務獲得一種確定性。法治國家的原則之一是要使法律獲得普遍性的服從,為達此目的,法治國家的法律必須具有一種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的品格,不能朝令夕改。通過立法,將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未,這些制度也就具有了可以連續(xù)實施的生命力。與此同時,透過這些穩(wěn)定的、不會輕易被變更和取消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社會保障主體對干自已的權利義務就有了一個明確的預期。這種明確的預期會有效地減少社會保障各項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的糾紛和摩擦,使制度在社會中的運轉更加自如。例如勞動者是繳費的義務主體,當勞動者對繳費后可享受利益有了明確的預期以后,勞動者對干自已現(xiàn)在的義務會有一個更正確的價值判斷,建立在這個價值判斷上的義務會得到更好的履行,從而使權利義務,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之中。
再次,基干法律的正義價值,可以使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更為公平合理。正義是法律的價值,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公平正義。在現(xiàn)代國家法治精神之下,一項法律的制定過程,往往就是對某一個制度理性思考的結果,它要求對一項制度從設計到具體措施的實施,都有經過嚴密的考量,要顧及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使通過法律反映出來的一項制度能夠真正蘊含社會所公認的準則與價值?!胺赡康牡臋嗤院头芍刃虻恼闲詠碜愿行实姆芍贫鹊脑O計?!盵10]因此,只有通過法制化,通過法律所追求的正義與公平,才能使社會保障制度更趨干完善與合理。
最后,只有通過法制化,才能使社會保障制度有效地運作。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強制性,法律制定后,需要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其有效地實施。當社會保障體系被確定下來后,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強制性未保證其有效地運作。社會保障的運作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工程,包括繳費體系的運作、支付體系的運作和基金安全的運作。對干依法負有繳費義務的主體,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不得拒交或欠交澈會保障經辦機構必須按法定標準及時地將各項社會保障費發(fā)放到受益者手里,不得延誤或任意地減少;對社會保險基金的運作,主要是要求對社會保險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投資和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這要求必須通過法律的監(jiān)控和規(guī)定嚴格的法律責任來實現(xiàn)。社會保障基金是一筆龐大的資金,這筆資金的運作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社會保障制度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因此,只有在法制的環(huán)境下,才能使社會保障有效她運行。
①夜警國家政府的任務只限于:(1)保護國土不受鄰國侵略;(2)在國內維持正義應定秩序,保障私人財產不受他人侵占;(3)舉辦私人所不能的公共事業(yè)。
[參考文獻]
[l]黃國瑞。法治國思想與法之支配理論[J]。時代(第15卷),3。
[2]InternationalCommissionofJurists,TheRuleofLawintheFreeSociety(1960)[Z]。
[3]大須賀明。生存權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
[4]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if67-168。
[5]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253。
[6]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34。
[7](英)彼得·斯坦、約翰·香德。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84。
[8]吳老德。正義理論與福利國家[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