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9-27 16:15:0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法式園林特點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1.鄭州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fā)生特點
1.1外來有害生物不斷入侵,主要病蟲種類出現更多外來入侵種是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棲境、物種、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外來種。近年來,由于我市物種的引入,伴隨而來的是一些原產于世界各地區(qū)的園林植物的危險性以及檢疫性病蟲害,如:從2008年開始,鄭州市市樹法桐梨網蝽和方翅網蝽疫情大爆發(fā),造成迎賓路、中原路等景觀道路大面積法桐受害,不僅嚴重影響道路景觀,而且曾一度威脅法桐正常生長。
1.2引進的植物品種單一,為病蟲害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九十年代以來,城市引進的草坪植物多為禾草類(早熟禾、黑麥草、高羊茅)和白三葉草,行道樹主要是法桐、國槐、黃山欒等,缺乏本地原產的鄉(xiāng)土植物。這種人工建立起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十分脆弱,植物與環(huán)境、植物與植食者(包括多種生物)和天敵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很難建立起來。這個時期,剛入侵的病蟲害由于缺乏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與非生物因素的制約,一旦遇到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就會在這些充沛而且連續(xù)的植物食料上迅速生長繁殖,造成大發(fā)生。1998年和1999年鄭州市冷季型草坪銀紋夜蛾盛行就是明顯的例子,當時整條中原西路西三環(huán)至西四環(huán)段的草坪在3天時間內整體被食光,幾乎不見綠葉。
1.3 防治手段單一
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作祟,目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化學防治,因其使用方法簡單,見效快,效果好,特別是當病蟲害大發(fā)生時,化學防治往往成為唯一有效的措施。但是化學防治也存在許多弊端,使用不當能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huán)境,殺傷天敵,造成藥害。長期使用單一品種的農藥,會使某些害蟲、病原菌產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造成用藥濃度越來越大,安全性越來越小,防治越來越困難。
1.4 園林植物生長環(huán)境日趨惡化
植物生長環(huán)境日趨惡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構日見復雜,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行道樹、街頭綠地中的花卉、樹木,往往會受到下水道、煤氣管道、電線電纜等諸多地下設施的影響,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有毒氣體或廢水也時刻影響著植物生長,園林植物生長環(huán)境惡劣,植株生長不健壯,抗病力差,給病蟲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以鄭州市中原路為例,由于汽車尾氣、空氣排放物等污染造成整條道路法桐葉片變?。ㄎ覀儜蚍Q袖珍葉片),抗病蟲害能力下降,連續(xù)多年生長不良,嚴重影響觀瞻。
1.5害蟲天敵難以生存,由于城市綠地人為干預嚴重,很多昆蟲的天敵,如鳥類、寄生蜂等難以存活,自然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病蟲害大面積爆發(fā)。
2.園林植物病蟲害的診斷方法
植物受害蟲、病原生物或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侵擾后,內部的生理活動和外觀生長發(fā)育所顯示的某種異常狀態(tài),即生蟲、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現。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現稱為病征。植物受病蟲為害后的癥狀主要分為變色、壞死、腐爛、萎蔫、畸形五大類型。
3.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
3.1苗木檢疫
一些病蟲害分布范圍較窄,僅在局部地區(qū)造成嚴重危害。但這些病蟲害可以隨苗木的種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條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園林產品的遠距離運輸傳播到新區(qū),擴大其危害范圍。因此,嚴格執(zhí)行檢疫法規(guī),在機場、港口和車站等商品進出口的門戶抓好苗木病蟲害進、出口檢疫,在國內抓好苗木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險性病蟲害擴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3.2 加強養(yǎng)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病蟲的發(fā)生和為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jié)植物養(yǎng)分,還可以減少越冬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huán)境條件。
3.3 栽培管理預防法
這是綜合防治中的一項基礎措施,根據病蟲害的發(fā)生、危害和發(fā)展對外界環(huán)境條件、寄主情況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響病蟲數量消長的主要生態(tài)因子,通過改善栽培、養(yǎng)護管理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來改變病蟲的適生條件,為園林植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提高其抗病蟲能力,以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
3.3.1 選育抗病蟲害品種 結合我市病蟲害發(fā)生的情況,選育抗病、蟲的園林植物品種如銀杏、大葉女貞等,并在育苗、出苗時嚴把病蟲攜帶關,這是防治鄭州市園林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3.3.2 適地適樹和園林植物的多樣性 采用常綠落葉結合的方法將地被植物、喬灌木復層種植,通過科學地搭配樹種,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結構,充分發(fā)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促進城市園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提高植物對病蟲危害的自我調控能力。
3.3.3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根據苗木的生長特點,在圃地內考慮合理輪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則。從而避免或減輕某些病蟲害的發(fā)生,增強苗木的抗病蟲性能。露根栽植落葉樹時,栽前必須適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時間過長;栽植常綠樹時,須帶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曬時間過長,栽植深淺適度,是防治多種病蟲害的關鍵措施。
3.3.4合理配施肥料
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有機肥如豬糞、雞糞、人糞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使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無機肥如各種化肥,其優(yōu)點是見效快,但長期使用對土壤的物理性狀會產生不良影響,故兩者以兼施為宜,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這些年就采用有機肥和無機肥輪施的辦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5 加強園林植物的撫育管理 及時修剪,以增強樹勢,結合修剪清除被病蟲感染的植株、病枝及剩余物,以減少病蟲來源,例如,鄭州市工人路國槐蛀干害蟲銹色粒肩天牛危害嚴重,防治效果不甚理想,我們采用重剪蟲害枝的辦法進行防治,兩年后基本控制了該道路蛀干害蟲的危害。
3.3.6 清潔園圃 大多數病蟲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枯枝落葉或雜草中越冬,因此在冬季全面清理枯枝、落葉和雜草,可以大大地減少各種病蟲源。2001―2003年鄭州市西站東街國槐尺蠖爆發(fā),每到6、7月份,整條街道國槐樹葉僅剩葉脈,人在下面行走,一不小心蟲就落在身上,我們也曾進行連續(xù)噴藥,但由于樹木高大,效果不理想,2004年冬,我們全面清理了道路兩側的雜草,并進行了硬化,結果一下子就控制了尺蠖危害。
3.3.7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不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樹木的凍害、日灼,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殺死在樹皮里越冬的螨類、蚧類等,還能阻止翌年天牛成蟲產卵,起到既防凍又殺蟲的雙重作用。
3.4 推廣應用天敵防治技術 無公害防治不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不污染環(huán)境,不傷害天敵,是今后防治蟲害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園林植物蟲害防治中也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如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等,還有利用黑光燈、性外激素、激光等現代科學技術消滅害蟲,或使其產生遺傳性生理缺陷,導致雄蟲不育,提高防治害蟲的水平和效果。
3.4.1 以蟲治蟲 我國應用較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有赤眼蜂、腫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敵昆蟲有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和蝽等。利用蒙古光瓢蟲防治松干蚧,利用腫腿蜂防治雙條杉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楊天牛等有明顯效果。
3.4.2 以鳥治蟲 保護和利用益鳥來防治害蟲,如利用啄木鳥防治雙條杉天牛;利用灰喜鵲來防治松毛蟲;家禽也可利用,如養(yǎng)雞防治國槐尺蠖。
3.5 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環(huán)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1987年鄭州市園林植物大袋蛾大發(fā)生,危害成災,使用生物農藥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fā)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
3.6 物理機械防治法 根據害蟲的某些習性,使用工具、設備或創(chuàng)造害蟲所喜歡的物質條件,利用光、熱、輻射等機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防治害蟲,此法因簡便易行,又無污染。如,用插放楊樹只把誘殺棉鈴蟲成蟲,就是一種不錯的病蟲害防治辦法
3.6.1 燈光誘殺 利用夜蛾、刺蛾、毒蛾、螟蛾、枯葉蛾、葉蟬、金龜子成蟲等害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設置黑光燈在其成蟲發(fā)生盛期進行誘殺,這種方法鄭州市碧沙崗公園用的較多,效果也相當明顯。
3.6.2 潛所誘殺 利用害蟲秋季下樹越冬的特性,在樹干上綁扎草繩,引誘害蟲在其中越冬,翌春解下草繩可殺滅害蟲,鄭州市迎賓路已連續(xù)多年用該方法防治法桐草履蚧,成效顯著。
3.6.3 以激素治蟲 利用昆蟲的性外激素作為引誘劑,誘殺害蟲。目前已經人工合成的昆蟲性激素化合物達1000多種,其中商品化的有280種,在我國棉紅鈴蟲、棉鈴蟲、梨小食心蟲等性外激素已被廣泛用于蟲情預報。
3.7 人工防治
刮除樹干國槐尺蠖卵塊,刮除樹干上的介殼蟲,剪除病枝、病葉等都是人工防治的范疇。
3.8 正確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選擇性強、低毒、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藥劑。利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主要作用解決突發(fā)或大面積嚴重發(fā)生病蟲害。其優(yōu)點是功效快,便于機械化和大面積應用,受影響的因素較少,但也存在著殺傷天敵、產生抗性、污染環(huán)境等明顯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化學農藥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3.8.1 抓住有利于施藥的氣象條件,氣象的變化直接影響農藥的使用效果 就溫度而言,大多數農藥適宜的施藥溫度是20~3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藥效的發(fā)揮;一般應選擇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15時以后的晴天時間施藥,降雨對農藥的使用效果影響較大,雨水可沖淡、沖刷掉葉面上的藥劑,如在噴藥后24小時內下雨需要重新噴藥。
3.8.2 抓住病蟲害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和最有利于大量殺傷的時機施藥 一般病害在整個侵染循環(huán)或生活史的不同階段,對農藥的反映和敏感程度有顯著差別,病害在發(fā)病初期或病菌孢子萌發(fā)侵入植物階段,是他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對藥劑比較敏感,抗藥能力最弱,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害蟲在初孵化至3齡之前抗藥性最弱,特別是卵孵化期和幼蟲的蛻皮期是施藥的最佳時期。
3.8.3 要抓住保護對象對藥劑不敏感期施藥植物的不同生育階段和不同的植物對農藥的反應不同,幼苗、開花階段耐藥力較差,長勢很弱、營養(yǎng)不良的植物就更易產生藥害。
3.8.4 抓住天敵的安全期施藥 在病蟲害防治中要注意保護天敵,以維護生態(tài)平衡。如在天敵昆蟲的卵期或蛹期施藥則可以達到控制害蟲保護天敵的目的。
3.8.5 對可以兼治的病蟲害。要實行兼治,盡量減少用藥次數 避免污染環(huán)境和病蟲抗藥性的產生,準確掌握每種藥劑對每個防治對象的使用濃度和極限濃度。
3.8.6 要注意藥物的交替使用,盡量減緩防治對象抗藥性的產生,同時根據防治目的,選擇適宜的農藥劑型來提高防治效果 對于不同的防治對象,應根據它的特點、植物和環(huán)境等因子選用不同的藥劑劑型進行防治。如防治食葉害蟲,一般采用乳油、可濕性粉劑;防治地下害蟲一般采用粉劑、乳劑等配成毒土處理土壤等等。
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對策時,應全面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yǎng)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將各種防治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安全有效地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保證園林綠地的觀賞品質,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及時發(fā)現、準確診斷、弄清病蟲害種類進行科學防治是保證城市綠地植物正常生長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河南林業(yè)科技》.2007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胃腸外科每月定點連續(xù)隨機抽樣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選取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胃腸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每月分別抽樣30例調查住院滿意度,該時段內共調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實施“HIS”護理模式服務前(實施前)共調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齡18一84歲,平均(45.38±15.25)歲。2012年1月一12月實施“HIS”護理模式服務后(實施后)共調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齡19一82歲,平均(44.71±15.67)歲。兩組數據基線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調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調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護理服務。
1.2.1 常規(guī)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常規(guī)胃腸疾病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熱情接待、積極完善相關檢查,給予胃腸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指導,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疼痛的護理,鼓勵多活動、早活動,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種管道的護理,飲食、疾病康復健康知識等指導。
1.2.2 "HIS”護理服務“HIS”護理服務較常規(guī)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在以下7個方面有所改進。
①信念(conviction:堅定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信念。全程覆蓋貼心護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熱情接待、加強術前溝通以及責任護士的快速康復圍手術期護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隨訪工作,開展諸如針對腸造口患者的華西大講堂、針對慢性感染傷口患者的出院后傷口換藥延續(xù)服務。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醫(yī)護一體化合作?!癏IS”護理服務模式中強調醫(yī)療和護理共同協作,通過改變晨會交班形式、進行醫(yī)護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級護理。
③關懷(care):注重關懷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間或多或少存在焦慮和恐懼心理,對此,我們開展了責任制整體護理,使得患者與負責護士相對固定。
④溝通(communication:永不斷線的溝通。科室護士在工作之余積極動手制作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胃腸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視頻等,以加強患者與主管醫(yī)護人員的溝通;開設具有胃腸外科特色的醫(yī)護懇談區(qū),每周舉辦2一3次由科室年輕醫(yī)生、護士共同進行的胃腸道疾病??苹又v座,將健康知識講解與患者答疑相結合,解決患者住院期間的問題;此外,每間病房還配有溝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參加懇談會的家屬提問,責任護士和病房護士長在1一2個工作日給予回復。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誠的行動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胃腸外科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取得患者信任的業(yè)務學習,提升其專業(yè)技術能力和護患溝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間取得信任,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學利用資源最大限度的達到醫(yī)護患三者的便利。開展基于患者舒適的胃腸疾病加速康復外科:不常規(guī)安置胃管、術后盡早拔除尿管、術后限制靜脈補液量、盡早進食。
⑦滿意(contentment:良性循環(huán)多方滿意。護士們在患者住院體驗上根因分析,開展護理服務質量持續(xù)改進。
1.3 評價方法
比較并分析“HIS”護理服務實施前后兩組患者間住院滿意度。滿意度調查表為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護理質量控制管理院內自測滿意度調查表,設有統(tǒng)一指導語,包括14個條口,每個條口的回答結果分為“滿意”“較滿意”“較不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未涉及)”。各條口單項分數計算公式為:滿意度=[(滿意條口數+較滿意條口數x0.8+較不滿意條口數x0.6+不滿意條口數x0.4+很不滿意條口數x0.2)/總條口數一未涉及條口數)x100%,總滿意度為第14條口患者住院期間對于病房護理工作的總體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越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先檢查數據正態(tài)性及方差齊性情況,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之前共調查360例患者,其總滿意度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之后共調查360例患者,其總滿意度為(97.92±6.23。實施后滿意度有所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001,P<0.05。調查表中14個條口的滿意度均較優(yōu)質護理服務實施前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理質量是醫(yī)院質量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衡量醫(y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如何提高日常護理工作中的服務質量是提升患者住院體驗需要改進的迫切問題,護理人員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HIS”護理服務模式,探索胃腸外科臨床護理的重點??平ㄔO之路。
3.1 “HIS”護理服務模式的優(yōu)勢
“HIS”護理服務模式強調堅定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信念,促進護士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解決患者的問題。全程、貼心的護理服務使得患者住院期間更為舒適放松,增加的延續(xù)護理內容更是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幫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時“HIS”護理服務模式還強調醫(yī)療和護理共同協作。在臨床醫(yī)療過程中醫(yī)療和護理是密不可分的兩個主體,在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的過程中發(fā)揮同等重要的作用。"HIS”護理服務模式充分發(fā)揮出團隊的優(yōu)勢,以先進、精湛的治療、護理技術服務患者,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時提升住院體驗。針對患者住院期間或多或少存在焦慮和恐懼心理,責任護士不僅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護理,還對患者的心理、社會關系和家庭生活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復需要,給予最佳護理。護患溝通路徑化管理能責任到人,敦促護士主動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護士依據共同遵循的溝通模式,可以不斷對教育內容進行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再教育,保證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時間內實現并達到預期效果。
在“HIS”護理服務模式實施過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醫(yī)療服務質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夠促進和諧醫(yī)患關系的達成。此外,新的護理服務模式更加順應多學科協作發(fā)展趨勢的發(fā)展,加強患者、家屬、臨床醫(yī)師、護士、麻醉師等相互合作,利用現有臨床手段對圍手術期各種常規(guī)治療措施進行改良、優(yōu)化和組合,可以達到減少或減輕外科手術打擊的效果。
3.2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促進患者滿意度提高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和醫(yī)療市場化,患者的角色發(fā)生了向醫(yī)療服務消費者的轉化,在護理服務中應尊重患者的需求,體現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人性化?;颊咝枰o士關心、尊重和理解,需要獲取有關自己疾病的相關知識,需要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慮時得到安慰等,需要護士提供系統(tǒng)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顧。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是影響患者滿意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眾所周知,滿意度可以表達患者對所接受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反映護理質量水平,因而成為現代醫(yī)院質量管理的金標準。本研究結果顯示,“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后患者的滿意度高于未開展前滿意度,說明在胃腸外科重點??平ㄔO中應用“HIS”護理服務模式不僅可以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還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間感受,提高滿意度。
3.3 護理人員參與護理重點??平ㄔO的積極性轉變
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浪潮賦予了新時代的護理人員更深層次的歷史使命,加強自身醫(yī)德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將服務意識滲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級護士用實際行動對重點專科建設的最佳支持。這與多項研究中強調的護士參與全過程質量控制,提高護士工作責任心和業(yè)務素質,調動全體護士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觀點一致。活動開展以來,護士對待工作更加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將科室快速康復流程,傷口治療、靜脈治療等??谱o理范疇的理論與臨床實際結合,夯實基礎護理,從為患者洗臉、梳頭等細微之處著手,耐心細致地維持患者住院期間整潔有尊嚴的生活;再結合??浦R進行住院流程再造,從減少患者的痛苦,點滴之間著手,縮短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間的舒適度,將基礎護理與??谱o理緊密結合,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從而提高住院滿意度。
3.4 “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