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8-08 20:42:4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雷鋒精神永放光芒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有這樣一位叔叔,他默默地來,悄悄地走;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的層層浪花。他有一張年輕的面容,他的微笑永遠留在了千萬人的心中。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的日記,人們越讀越起勁;他的故事,人們越聽越動情!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個不知道他的英名!他就是——雷鋒。
雷鋒是平凡的,但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雷鋒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他勤學好問,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勤儉節(jié)約,無私助人的“傻子”精神;團結友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雷鋒精神就象春天綿綿的細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著我們成長!
看!平凡崗位的樸實畫卷。敬愛的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和道德傳給莘莘學子;工人農民用自己的汗水描繪祖國藍圖;警察叔叔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守護著人們的安寧;白衣天使用自己的敬業(yè)給我們帶來健康……
聽!感動中國的最美音符。有這樣一個采石場的普通工人,他月薪只有300元,但他卻省吃儉用,盡力捐錢為嬰兒治療白血病,他就是雷鋒的傳人——郭明義。他,30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yè),幫助身邊弱勢困難群體,給300余個瀕臨絕望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帶來新的希望,用大愛營造了一個溫暖祥和的環(huán)境;他是180多名特困中小學生的資助者;他無償獻血累計總量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好事多得數不清。
唱!華夏兒女的時代之歌。有用平凡生命最后閃光把人間照亮,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左腿殘疾,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家鄉(xiāng)的大小山嶺,為村民帶去了醫(yī)療服務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周月華;有開辦“炕頭課堂”的河北農村婦女高淑珍;有在客車突然失控沖向學生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有深入多家用工企業(yè),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打工的“臥底局長”陳家順;還有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縱死終令汗竹香的中國院士林俊德……
他們是平凡的,他們是樸實的,他們是無私的,他們是高尚的!他們的事跡難道沒有沖擊我們心靈?他們的情懷難道沒有沐浴我們精神?他們的品格難道不是新時代的活雷鋒嗎?
同學們,朋友們,“向雷鋒同志學習”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的期待。校園里,雷鋒來了???!有的同學悄悄撿起地上果皮紙屑;有的同學隨手擰緊哭泣的水籠頭;有的同學生病了,同學都跑去噓寒問暖;地震了,同學們慷慨解囊,向災區(qū)小朋友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我們的驕傲,因為——雷鋒從來未曾離開過。
國旗下講話--雷鋒精神永放光芒!--學校大隊輔導員
北京市景山學校大隊輔導員 高 穎
春光明媚的3月正是萬象更新的季節(jié),沐浴在春風里,我們感受著萬物復蘇的清新氣息,心中不由得產生了對生命至誠的熱愛。3月,是我們學習雷鋒的傳統(tǒng)文明月。幾十年過去了,在雷鋒精神的照耀下,一代代青少年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張華便是學習雷鋒精神的典范。張華是中國第四軍醫(yī)大學的學生。他為了搶救掉進糞池的農民,光榮地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1982年7月11日,張華乘車進城買東西,買完東西后來到了一個路口,忽聽馬路東側傳來了急促而焦灼的呼喊聲:“掏糞老漢掉進糞池了,快來救人哪!”空氣驟然緊張起來,公共廁所前面的那個地下蓄糞池足有3米多深,在氣溫高達37度的伏天,老漢跌進糞池,哪能沒有危險?聽見呼救聲,張華三下兩下脫下軍帽軍衣,飛似地越過十幾米寬的馬路,沖到蓄糞池邊上。他伸手一把拉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裁縫師傅李正學,高聲叫道:“您年紀大,不要下,讓我來!”說完,沿著竹梯,急速而堅定地下到糞池中。他左手扶梯,右手從糞水中拽過老漢,抱在腰間,大聲向上喊:“人還活著,快放繩子!”他話音剛落。糞池中濃烈的氣味把他也熏昏了,只聽“撲通”一聲,他重重跌進了糞池中。當張華被救上來時,他已臉色鐵青,卻還是那樣剛毅堅強。人們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進了醫(yī)院急救室,可是最終也沒能從死神手中奪回張華年輕的生命。張華,一位雷鋒式的年輕大學生,他的事跡和身影,將永遠留在億萬人民的心中,閃閃生輝!
同學們,雷鋒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雷鋒精神卻指引著張華,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
您知道為什么嗎?我來告訴您吧:我們班舉辦了一個“雷鋒精神永放光芒”的班會,老師發(fā)給我們每人一本書,書名叫《雷鋒精神永放光芒》。我回到家,一口氣讀完了,這時我才明白,您的真名叫雷正興,是在1940年出生的,您這偉大的一生只有22年。
書上有幾處把我感動了。比如說您的13號車是連里有名的“耗油大王”,您卻犧牲了休息的時間,看了許多的書,終于把“耗油大王”修成了“節(jié)油車”。這時,我想到:您不是修車的,那要看多少書呢?我先以為您修到一半就不修了,沒想到......
有一天早晨,您冒著大雨到部隊去。路上遇到一位老大娘,牽著兩個小女孩,向家里走去,她們沒有帶雨具,您立刻跑過去,對老大娘說:“老大娘,我送您一程。”說完,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女孩,背著她一步步向老大娘家走去。走著,走著,您突然聽到那個女孩說:“叔叔,我餓。”您不假思索地把早餐——三個饅頭送給她們。我先以為您不去過問,沒想到您......
當然,您的這些事跡并不能讓我有這么深的感動,您說過,您要做一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在那里發(fā)光。我決得您說的很對,因為如果少了一顆螺絲釘,機器就不能運轉......您的“釘子”精神告訴我要像釘子那樣善于擠、鉆。
您也許不知道,您敬愛的曾經給您題詞,內容是“向雷鋒同志學習”,叫我們向您學習。學習您的“釘子”精神、您的螺絲釘品質、您節(jié)約時間、熱心幫助別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熱愛勞動的事跡......好了,就寫到這兒吧。
今天,我聽了校長講學雷鋒,雷鋒的助人為樂,互相幫助,感動了我,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我今天要做出幾件好事。我在路上走來走去,突然,我看見個小朋友在哭,我問他,“你為什么哭!"他說:“我的一元錢不在了,媽媽一定會打我的”。我想了想,我又沒錢,怎么辦,于是我就想到,向別人借錢,我就去賣菜的借了一元錢,給了他,小男孩說:“真是太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就會被媽媽批評,我都不知道怎么報答你?!蔽艺f:“這是應該的,這只是件小事,不用報答。”我好像成了個小雷鋒。
雷鋒叔叔,您這么幫助別人,我永遠會把你記住的。我們要發(fā)揚你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
時代在變遷,雷鋒精神已經有了更多的詮解。也許,我們行為微不足道,也許我們的行為并不引人矚目,但我們?yōu)⑾碌男燎诤顾?,一定會收獲更多的成果!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讓成千上萬個雷鋒成長起來,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三月是學雷鋒活動月,近期,整個社會就掀起了一股學習雷鋒的熱潮,以前,我總覺得“雷鋒精神”遙不可及,最近,我才知道,原來,在我們周圍就有許許多多的活雷鋒。
相信最近大家都在媒體上認識了一位新時代的雷鋒,他就是武警戰(zhàn)士鄭益龍。時光的日歷翻到了二〇一三年三月一日,這一天下午,一位在廣州珠江西堤碼頭江邊拍照的先生不慎失足掉入水中,卻又不懂水性,危急關頭,正巧武警鄭益龍經過,他奮勇跳入江中,勇救落水者,在路人的幫組下,落水者陳永標被救起,鄭益龍卻因體力不支,被激流沖走……舍己為人的武警鄭益龍離開了我們,他的英姿颯爽,他的無私奉獻、他身上閃爍的雷鋒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鄭叔叔您有一顆高尚的心,在緊急關頭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您就跟雷鋒同志一樣。同是潮汕人,我為我們家鄉(xiāng)有這樣的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我要學習您的雷鋒精神,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爭當“小雷鋒”,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在我的身邊,其實也有“小雷鋒”。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去年的一個傍晚,媽媽急急忙忙地從文具店買回了一堆筆、紙等用具,準備明天給哥哥參加畫畫比賽用,晚上哥哥在整理的時候突然好奇地說:“媽媽你也買兒童鈔票玩啊!”只見他揚起手中一張紅紅的一百元鈔票給我們看,媽媽頓時愣住了,“沒有呀!我哪會買這些小玩意呢!來,給媽看看!”“咦,好像是真的耶!”聽媽媽這么一說,我來勁了,迅速拿來了驗鈔筆,一試,天啊,這是真鈔!怎么一回事呢?媽媽回憶一下,當時在她前面有一個人拿了一張一百元跟售貨員阿姨買東西,難道是人太多售貨員阿姨錯放在我們的袋子里。哥哥一聽,急了:“媽媽,一百元可不是個小數目,待會售貨員阿姨清點錢,數目不對該多著急呀!我們趕緊把錢給送回去吧!”媽媽一聽,特別贊賞哥哥的做法,我好像也從哥哥的言行中看到了什么,啊,對了,那就是雷鋒精神。一向膽小不敢騎夜路的我,突然膽子變大了,我騎上自行車,和哥哥一同往文具店的方向騎去,一路上我們還邊騎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聽,路旁的小樹嘩嘩地為我們伴奏,多像在夸:“你們真是兩位小雷鋒呀!”
雖然這件事比起鄭益龍叔叔英勇救人的行為顯得十分渺小,但我覺得,不管事情是大是小,只要我們出了一份力,盡了一份心,心中常懷雷鋒,行動常做雷鋒,雷鋒離我們還遠嗎?
同學們,讓我們都來爭當新時期的小雷鋒吧!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凈,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雷鋒叔叔他助人為樂,毫不利已。
有一次,雷鋒因肚子疼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點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一連干了好幾個小時。這就是雷鋒。
在一次出差換車時,雷鋒發(fā)現(xiàn)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的火車票和錢丟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貼費給大嫂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人們因此留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就是雷鋒。
他"偷"著為戰(zhàn)友的親人寄錢,為災區(qū)人民寄上幾年來的全部存款。有人說他是"傻子",雷鋒卻說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這就是雷鋒。
雷鋒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事還真是太多了。
如今,雷鋒精神在感化著人們,在我們中間就有不少革命的"傻子"。雷鋒已經離開我們有40多年了,可是他的精神卻與時俱進,永放光芒。
交警,他們日夜站在馬路上,經受風雨的考驗,經受冰霜的折磨,不管是寒冷的嚴冬,還是炎熱的盛夏,他們總是那樣站在那里;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普通老百姓,他們總是鐵面無私,秉公處理。他們?yōu)榱诉@個事業(yè)付出了太多太多,犧牲的也太多太多了,不管前路有多艱辛,他們毅然決定這么做。我們偉大的交警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老師,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不知批改過多少作業(yè),不知少休息了多少個夜晚。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報的也總是別人的快樂。他們正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辛勤的圓丁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守衛(wèi)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用生命砌起共和國的長城。沖鋒陷陣,是排頭兵;抗洪搶險,是排頭兵;舍己救人,還是排頭兵……幾天幾夜都未曾合眼,他們無怨言;與親人聚少離多,他們無怨言;無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他們無怨言……他們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解放軍戰(zhàn)士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雷鋒已成為人們完善人格凈化靈魂的楷模。
正是因為有人交警、老師、解放軍戰(zhàn)士和青少年這些人,我們的社會才更安定、繁榮,民族才更團結友愛,朝著文明邁進的腳步才更穩(wěn)健,我們的國家也才更強大,未來也才更加充滿希望與活力。
不管是交警也好,老師也好,解放軍戰(zhàn)士也好,青少年也好,他們都具有雷鋒這種"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這說明了雷鋒并非高不可攀,人人可以學雷鋒,人人也可以成為雷鋒,雷鋒精神是無時不在的:"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雷鋒精神也是無處不在的,雷鋒精神在這里得到了彰顯,雷鋒精神在那里閃耀著光芒。
一、青少年讀書活動
各校根據通知,結合我鎮(zhèn)的讀書“一二三”工程,利用圖書館及班級圖書角開展了貼近實際的,是有班級特色的讀書活動,其中中心校最為突出,該校利用山娃報、廣播站、櫥窗等宣傳陣地加大宣傳,擇優(yōu)展示,學校中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讀書氛圍,學生們積極性很高。
二、讀書征文比賽
在讀書活動的基礎上,少先隊在全鎮(zhèn)開展了愛國主義讀書征文比賽,比賽要認真閱讀愛國主義教育叢書,以“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為主題,從一個側面或角度,以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各校根據通知要求認真組織,踴躍投稿,班主任老師也對本班學生作品加以修改、指導。最終,各校上報的作品都吭于15篇這個底限,作品質量層次不齊,但高質量的作品不多,少先隊組織了中心校謝霞、董自紅、熊玲三位業(yè)務骨干評出:
一等獎:厲莊小學六(2)張慧勤《母親贊歌》
厲莊小學六(3)林晗煜《心中那永恒的召喚》)
二等獎:厲莊小學六(2)范納賢《不朽的英名》
厲莊小學六(1)劉瑋《民族精神永放光芒》
尚莊小學六(1)徐海洋《愛我中華》
顧赤澗小學五(2)王耀東《讀〈董存端〉有感》
厲莊小學五(3)徐淑豪《時刻準備著》
厲莊小學六(3)劉昕《勿忘國恥,珍惜現(xiàn)在》
三等獎:厲莊小學六(2)王蓓蓓《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顧赤澗小學六(2)柏寧《讀〈愛心伴隨我們成長〉有感》
厲莊小學五(3)胡雪燕《烈士們教我們報效祖國》
山北小學六(1)許欣《民族精神代代傳》
徐谷店小學五(1)周慧芳《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希望各校在此總結的基礎上做好有關總結工作。
這些新時代的小雷鋒們,在組長的帶領下,制訂了“助人為樂”的計劃,并堅持不懈在校園內外做好事——文里各個老人組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亨利北路擺攤的小販們至今還念念不忘他們頂著烈日打掃路面的場景,孤寡老人王奶奶提起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就一個勁嘮叨不停……
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學雷鋒、樹新風”的贊歌,深受各界好評。連年來都被評為庵埠鎮(zhèn)“學雷鋒”先進集體。2005年3月,該小組被潮安縣評為“學雷鋒”先進小組。
“真情助人,蓓蕾綻放!”——這幾年來,該小組不斷完善制度,不斷成長。隊員們一棒接過一棒,以“真情助人,快樂自己”為宗旨,既繼承以往“學雷鋒活動”中“不怕苦、不怕累,助人為樂,持之以恒”的傳統(tǒng),又在活動形式、活動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每個組員的服務特長,既在生活上熱心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又真正做到了“以心助人,以情助人”,實行真正的“人文關懷”,讓受幫對象感受到愛的脈脈春風。
每星期一下午放學后,隊員們都到文里村各個老人組做好事,風雨無阻。隊員們除了清潔地板、擦洗門窗,搞好衛(wèi)生外,還用節(jié)約的零用錢給老人組送去花卉、盆景等小擺設,美化敬老室環(huán)境;一些心靈手巧的女生,制作了精巧的小手工,如靠墊、風鈴等,送給老人,給老人增添生活情趣。同時,他們經常和老人談天說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并積極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有的男生幫老人修理一些出“小毛病”的桌椅、電風扇、錄音機;女生為老人遞水送茶,使老人感到舒心貼心。逢年過節(jié),他們利用自身特長,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節(jié)目,給老人帶去快樂。他們還利用節(jié)假日等休息時間到村貧困戶、孤寡老人家中做好事,給老人送去溫暖,讓老人們如沐春風。
2003年的重陽節(jié),該小組在節(jié)前就制訂好了“為老人送去脈脈馨香”的活動計劃,并做好了一切準備。節(jié)日那天,一大早,他們就給老人們送去了四盆怒放的桂花,又動手為老人組張燈結彩,創(chuàng)造濃郁的節(jié)日氣氛。下午放學后,他們馬上來到老人組,給老人們表演各種節(jié)目,老人們笑逐顏開。
2005年六月,小學畢業(yè)會考即將到來,小雷鋒們都投入了緊張的學習中。正在這時,他們得知文里村孤寡老人王奶奶病了,起不了床,生活不能自理,急需幫忙。組長黃曉媚馬上召集組員們開會討論,大家都一致表示:無論學習都緊張,都要照顧好王奶奶!為了不讓家長心疼,老師擔心,他們瞞著家長,瞞著老師,每天早出晚歸,為王奶奶做飯、洗衣服、打掃屋子;頂著烈日給王奶奶抓藥、熬藥,陪王奶奶談心;用零用錢為王奶奶買來一些營養(yǎng)品、水果……就這樣,一邊抓緊時間學習,一邊抓緊時間照顧病人。
小雷鋒們的行為在文里村村民中引起了很大反應,街頭巷尾都在夸獎這些懂事的孩子們。 XXX學雷鋒小組始終堅持助人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學校里,他們經常伸出溫暖之手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想方設法為同學排憂解難。他們自發(fā)組織了“獻愛心”活動,幾年來捐出了平時節(jié)約的零用錢共四千多元,幫助了不少生病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
在他們的帶動下,全校學生都自覺加入“獻愛心”的活動中來——平時愛偷偷吃零食的同學不再需要值日生虎視眈眈的監(jiān)督了;不知道節(jié)約,花錢大手大腳的同學變得“小氣”了……因為他們都知道要“節(jié)約每一分零花錢,獻出一份愛心”。大伙把這些不該浪費的錢節(jié)省下來,能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幾年下來,學校“獻愛心”活動蔚然成風,所捐的款項讓一些突然遭遇不幸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小雷鋒們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2006—2007年度,我校404班的學生張晗、楊嘉、潘壁涵、陳銘等同學光榮地接過了“學雷鋒,樹新風”的旗幟,繼續(xù)發(fā)揚雷鋒精神,持之以恒地在校內外做好事。
誰知,第一學期剛開始不久,新一屆“學雷鋒”小組中的一個成員——陳銘同學,不幸患腦腫瘤,病情非常嚴重,要馬上動手術。組員們聽說后,心急如焚,在組長帶領下,立刻召開了小組會議,大家通過商議,一個“特別的祝福給特別的你”的方案形成了。同學們捐獻出自己節(jié)省下來的零用錢,分工行動。買來了同學錄,寫上祝福,畫上圖畫;買來了彩色紙,動手折幸運星、千紙鶴;買來了新年吉祥物“小豬玩偶”、該同學最喜歡的“小叮當玩偶”;買來了手編的圍巾、帽子、手套……一切準備就緒,由組長帶隊,帶著這些禮物,小雷鋒們來到了該同學的病榻前。大家事先說好,不許哭,要用歌聲,用笑聲,鼓勵陳銘堅強面對病魔,祝福她手術順利,早日康復!那一天,恰好是她動完手術的第二天。在散發(fā)著消毒藥水的病房里,看著臉色蒼白,躺在床上虛弱的陳銘,幾個女孩子還是流淚了!大伙低聲唱著《陽光總在風雨后》這首歌,把祝福寄托在歌聲中。臨走時,小雷鋒們還問了她媽媽的手機號碼,念著要打電話詢問她的病情,念著要和她談天解悶……
手術是成功的,但是得在家休養(yǎng)半年!小雷鋒們又利用課余時間到她家給她補課,陪她聊天,告訴她一些新鮮事,讓病中的同學不孤單,鼓勵她好好養(yǎng)病,別著急。第二學期一開學,陳銘回到了集體中。因為隊員們的幫助,她沒有落下一點功課。陳銘的身體還很虛弱,小雷鋒們又主動擔負起“學校護理”工作:陪她上洗手間,陪她爬樓梯,幫她拎書包,幫她倒水,幫她打掃衛(wèi)生……時時、處處讓陳銘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2006—2007學年度,505的陳純同學遭到意外事故,眼睛受傷。昂貴的醫(yī)藥費讓他們家一籌莫展,XXX的小雷鋒們又悄悄行動了。他們在學校大隊部的組織下,號召五年級隊員節(jié)約平時的零用錢自愿捐款。
XXX學雷鋒小組的隊員們不單只停留在學雷鋒做好事上,在學習和生活中,小隊員們發(fā)揚雷鋒的釘子精神,善于“擠”,也善于“鉆”。他們自發(fā)成立了“蓓蕾讀書小組”,定期開展讀書活動。在學釘子精神,開展讀書活動的過程中,隊員們都提高了自身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情趣,而且為集體爭得了榮譽。小組中的張晗、佳潔、曉欣等同學參加潮州市古詩詞誦唱比賽獲得一等獎;陳曉欣同學在各級的歌唱比賽中均獲得較高名次;其他隊員在繪畫、書法、體育比賽等項目中,也都獲獎無數。隊員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該小組所在的班級被評為2006年潮州市十佳班集體,組長張晗同學被評為潮安縣優(yōu)秀三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