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5:14:1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三相異步電動機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論文摘要】文章主要介紹了電力電子器件的發(fā)展、交流調速系統(tǒng)的發(fā)展及針對電動葫蘆型起重機專用的變頻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電路參數(shù)計算及軟件設計、仿真等。
一般性能的節(jié)能調速在過去大量的所謂不變速交流傳動中,風機、水泵等機械總容量幾乎占工業(yè)電氣傳動總容量的一半,其中不少場合并不是不需要調速,只是因為過去交流電機本身不調速,不得不依賴擋板和閥門來調節(jié)送風和供水的流量,許多電能因而白白的被浪費掉了。如果換成交流調速系統(tǒng),把消耗再擋板和閥門上的能量節(jié)省下來,每臺風機、水泵平均約可節(jié)能 20%,效果是很可觀的。
高性能交流調速系統(tǒng)許多在工藝上就需要調速的生產機械,過去多用直流傳動,鑒于交流電機比直流電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維護方便、轉動慣量小、效率高,如果改成交流調速,顯然能夠帶來不少的效益。但是,由于交流電機原理上的原因,其電磁轉矩難以像直流電機那樣直接通過電流實行靈活的即時控制。70年代初發(fā)明了矢量控制技術,通過坐標變換,把交流電機的定子電流分解成勵磁分量和轉矩分量,用來分別控制磁通和轉矩,就可以獲得和直流電機相媲美的高動態(tài)性能,從而使交流電機的調速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特大容量及高轉速的交流調速直流電機換向器的換向能力限制了它的容量和轉速,其極限容量與轉速的乘積約為 10 KW·r/min,超過這個數(shù)值時,直流電機的設計與制造就非常困難了。交流電機則不受這個限制,因此,特大容量的傳動,如厚板札機、礦井卷揚機等,和極高轉速的傳動,如高速磨頭、離心機等,都以采用交流調速為宜。
一、起重機發(fā)展趨勢
物料搬運成為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作為物料搬運重要設備的起重機在現(xiàn)代化生產過程中應用越來越廣,作用愈來愈大,對起重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起重機正經(jīng)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發(fā)展趨勢:大型化和專用化、輕型化和多樣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統(tǒng)化、新型化和實用化。
二、電動葫蘆
電動葫蘆,簡稱電葫蘆。由電動機、傳動機構和卷筒或鏈輪組成,分鋼絲繩電動葫蘆和環(huán)鏈電動葫蘆兩種。通常用自帶制動器的鼠籠型錐形轉子電動機(本次設計既是選用此種電機)(或另配電磁制動器的圓柱形轉子電動機)驅動,起重量一般為 0.1~80t,起升高度為 3~30m。多數(shù)電動葫蘆由人用按鈕在地面跟隨操縱,也可在司機室內操縱或采用有線(無線)遠距離控制。電動葫蘆除可單獨使用外,還可同手動、鏈動或電動小車裝配在一起,懸掛在建筑物的頂棚或起重機的梁上使用。
三、三相異步電動機及工作原理簡介
三相異步電動機由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組成,定子和轉子之間是空氣隙。三相異步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優(yōu)良、制造成本低、維修費用省、堅固耐用等優(yōu)點,在工農業(yè)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正常情況下,定子旋轉磁場的轉速n 和轉子轉速 n 不同步,這是因為如果同步,轉子與旋轉磁場之間不再有相對運動,導體不再切割磁場,就沒有感應電動勢產生,也就沒有了轉子電流和電磁轉矩,無法維持電動機繼續(xù)運行。
三相異步電動機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轉差率——用 s 表示,其定義式為
在很多情況下,用 s 表示電動機的轉速比直接用轉速 n 方便得多,使很多運算大為簡化。一般異步電動機的轉差率在 0.02~0.05 之間。大部分廠家生產的異步電動機的銘牌上標有下列數(shù)據(jù):
1.額定功率P:電動機額定運行時軸端輸出的機械功率,單位一般為 kw
2.額定電壓U:電動機額定運行時定子加的線電壓,單位為 v 或kv
3.額定電流I:定子加額定電壓、軸端輸出額定功率時的定子線電流,單位為 A
4.額定頻率 f:我國工頻為 50Hz
5.額定轉速n:電動機額定運行轉子的轉速,單位為 r/min
四、籠形轉子異步電動機的特點
籠形轉子異步電動機具有轉子結構堅實、效率高、價格低、控制設備簡單和維護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因此在各種應用領域中使用最廣泛。但這種電機的啟動性能較差,即啟動轉矩低而啟動電流很大。因此在選擇使用時應考慮啟動問題,即:1.啟動轉矩Tk應大于負載靜轉矩Tl;2.啟動電流在供電電網(wǎng)上造成的瞬間電壓降不能超過容許值;3.在啟動過程中電動機的能量損失要小。
本次設計用電機為錐形轉子三相異步電動機。常用的電動葫蘆用錐形轉子制動三相異步電動機型號有:YEZS、YREZ、YBFZ 和 YBEZX等幾種。該類型電機的主要特點是利用其錐形轉子的特殊結構在通電時產生磁拉力,打開制動機構,使電機正常運轉。
該類電動機的定額是斷續(xù)周期工作制S ,負載持續(xù)率不低于 25%,每小時等效起動次數(shù)不低于 120 次。電源頻率為50Hz,同步轉速為 1500r/min。4.5KW及以下的額定轉速為1380r/min。7.5KW以上的額定轉速為 1400r/min。允許最大轉速為 3750 r/min,
【參考文獻】
[1]孫涵芳.INTEL16位單片機[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熱繼電器利用負載電流流過經(jīng)校準的電阻元件,使雙金屬熱元件加熱后產生彎曲,從而使繼電器的觸點在電動機繞組燒壞以前動作。其動作特性與電動機繞組的允許過載特性接近。熱繼電器雖則動作時間準確性一般,但對電動機可以實現(xiàn)有效的過載保護。隨著結構設計的不斷完善和改進,除有溫度補償外,它還具有斷相保護及負載不平衡保護功能等。例如從ABB公司引進的T系列雙金屬片式熱過載繼電器;從西門子引進的3UA5、3UA6系列雙金屬片式熱過載繼電器;JR20型、JR36型熱過載繼電器,其中Jn36型為二次開發(fā)產品,可取代淘汰產品JRl6型。
帶有熱-磁脫扣的電動機保護用斷路器熱式作過載保護用,結構及動作原理同熱繼電器,其雙金屬熱元件彎曲后有的直接頂脫扣裝置,有的使觸點接通,最后導致斷路器斷開。電磁鐵的整定值較高,僅在短路時動作。其結構簡單、體積小、價格低、動作特性符合現(xiàn)行標準、保護可靠,故日前仍被大量采用。特別是小容量斷路器尤為顯著。例如從ABB公司引進的M611型電動機保護用斷路器,國產DWl5低壓萬能斷路器(200-630A)、S系列塑殼斷路器(100、200、400入)。
電子式過電流繼電器通過內部各相電流互感器檢測故障電流信號,經(jīng)電子電路處理后執(zhí)行相應的動作。電子電路變化靈活,動作功能多樣,能廣泛滿足各種類型的電動機的保護。其特點是:
①多種保護功能。主要有三種:過載保護,過載保護十斷相保護,過載保護十斷相保護+反相保護。
②動作時間可選擇(符合GBl4048.4-93標準)。
標準型(10級):7.2In(In為電動機額定電流),4-1Os動作,用于標準電動機過載保護,速動型(10A級):7.2In時,2-1Os動作,用于潛水電動機或壓縮電動機過載保護。慢動型(30級):7.2In時,9-30s動作,用于如鼓風機電機等起動時間長的電動機過載保護。
③電流整定范圍廣。其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一般可達3-4倍,甚至更大倍數(shù)(熱繼電器為1.56倍),特別適用于電動機容量經(jīng)常變動的場合(例如礦井等)。
④有故障顯示。由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故障類別,便于檢修。
固態(tài)繼電器它是一種從完成繼電器功能的簡單電子式裝置發(fā)展到具有各種功能的微處理器裝置。其成本和價格隨功能而異,最復雜的繼電器實際上只能用于較大型、較昂貴的電動機或重要場合。它監(jiān)視、測量和保護的主要功能有:最大的起動沖擊電流和時間;熱記憶;大慣性負載的長時間加速;斷相或不平衡相電流;相序;欠電壓或過電壓;過電流(過載)運行;堵轉;失載(機軸斷裂,傳送帶斷開或泵空吸造成工作電流下跌);電動機繞組溫度和負載的軸承溫度;超速或失速。
上述每一種信息均可編程輸入微處理器,主要是加上需要的時限,以確保在電動機起動或運轉過程中產生損壞之前,將電源切斷。還可用發(fā)光二極管或數(shù)字顯示故障類別和原因,也可以對外向計算機輸出數(shù)據(jù)。
軟起動器軟起動器的主電路采用晶閘管,控制其分斷或接通的保護裝置一般做成故障檢測模塊,用來完成對電動機起動前后的異常故障檢測,如斷相、過熱、短路、漏電和不平衡負載等故障,并發(fā)出相應的動作指令。其特點是系統(tǒng)結構簡單,采用單片機即可完成,適用于工業(yè)控制。
2溫度檢測型保護裝置
雙金屬片溫度繼電器它直接埋入電動機繞組中。當電動機過載使繞組溫度升高至接近極限值時,帶有一觸頭的雙金屬片受熱產生彎曲,使觸點斷開而切斷電路。產品如JW2溫度繼電器。
熱保護器它是裝在電動機本體上使用的熱動式過載保護繼電器。與溫度繼電器不同的是帶2個觸頭的碗形雙金屬片作為觸橋串在電動機回路,既有流過的過載電流使其發(fā)熱,又有電動機溫度使其升溫,達到一定值時,雙金屬片瞬間反跳動作,觸點斷開,分斷電動機電流。它可作小型三相電動機的溫度、過載和斷相保護。產品如sPB、DRB型熱保護器。
檢測線圈測溫電動機定子每相繞組中埋入1-2個檢測線圈,由自動平衡式溫度計來監(jiān)視繞組溫度。
熱敏電阻溫度繼電器它直接埋入電動機繞組中,一旦超過規(guī)定溫度,其電阻值急劇增大10-1000倍。使用時,配以電子電路檢測,然后使繼電器動作。產品如JW9系列船用電子溫度繼電器。
保護裝置與三相交流異步異步電動機的協(xié)調配合
為了確保異步電動機的正常運行及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必須考慮異步電動機與保護裝置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特別是大容量電網(wǎng)中使用小容量異步電動機時,保護的協(xié)調配合更為突出。
a.過載保護裝置與電動機的協(xié)調配合
過載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應比電動機起動時間略長一點。由附圖可見,電動機過載保護裝置的特性只有躲開電動機起動電流的特性,才能確保其正常運轉;但其動作時間又不能太長,其特性只能在電動機熱特性之下才能起到過載保護作用。
過載保護裝置瞬時動作電流應比電動機起動沖擊電流略大一點。如有的保護裝置帶過載瞬時動作功能,則其動作電流應比起動電流的峰值大一些,才能使電動機正常起動。
過載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應比導線熱特性小一點,才能起到供電線路后備保護的功能。
b.過載保護裝置與短路保護裝置的協(xié)調配合一般過載保護裝置不具有分斷短路電流的能力。一旦在運行中發(fā)生短路,需要由串聯(lián)在主電路中的短路保護裝置(如斷路器或熔斷器等)來切斷電路。若故障電流較小,屬于過載范圍,則仍應由過載保護裝置切斷電路。故兩者的動作之間應有選擇性。短路保護裝置特性是以熔斷器作代表說明的,與過載保護特性曲線的交點電流為Ij,若考慮熔斷器特性的分散性,則交點電流有Is及IB兩個,此時就要求Is及以下的過電流應由過載保護裝置來切斷電路,Ib及以上直到允許的極限短路電流則由短路保護裝置來切斷電路,以滿足選擇性要求。顯然,在Is-IB范圍內就很難確保有選擇性.因此要求該范圍應盡量小。
結語
【關鍵詞】節(jié)能;軟啟動;交流異步電機;輕載
1.引言
目前的電機節(jié)能技術主要是通過改進起動控制方式和運行中節(jié)能兩部分進行節(jié)能,傳統(tǒng)的起動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1)直接起動方式,也叫全壓起動。起動時通過一些直接起動設備,將全部電源電壓直接加到電動機的定子繞組,使電動機在額定電壓下進行起動。直接起動的起動線路是最簡單的,然而對于需要頻繁起動的電動機,過大的起動電流將造成電動機的發(fā)熱,影響電動機的壽命;同時電動機繞組在電動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變形,可能引起短路,進而燒毀電動機;另外過大的起動電流,會使線路壓降增大,造成電網(wǎng)電壓的顯著下降,從而影響同一電網(wǎng)的其他設備的正常工作,有時甚至使它們停下來或無法帶負載起動。(2)傳統(tǒng)減壓起動方式。減壓起動是在起動時先降低定子繞組上的電壓,起動后,再把電壓恢復到額定值。常見的減壓啟動有以下四種:①星形-三角形(Y-)起動;②串電抗起動;③自耦變壓器起動;④延邊三角形起動。減壓起動雖然可以減小起動電流,但是起動轉矩也會同時減小。因此,減壓起動方法一般只適用于輕載或空載情況下起動。
本文設計的節(jié)電器采用軟起動的方式,彌補了傳統(tǒng)起動方式的不足。本文采用六只晶閘管,兩兩反向并聯(lián),串聯(lián)到電動機的三相電源線路上,系統(tǒng)發(fā)出起動指令后,起動器微機控制系統(tǒng)就會進行數(shù)據(jù)據(jù)運算,使得輸出晶閘管發(fā)出觸發(fā)信號,控制晶閘管的導通角,按照設定的模式,調節(jié)輸出的電壓,達到控制電動機起動的目的。由于在起動前設定了一個不對電網(wǎng)產生影響的起動電流,電流是緩慢增大至設定電流,故無沖擊電流,所以對電網(wǎng)的影響很小小,并且降低了起動力矩的沖擊。在節(jié)能的同時,增加電動機保護電路,在出現(xiàn)缺相、過載、短路等故障時可以及時切斷電源,保護電動機。
2.系統(tǒng)整體結構
本設計的電路包括負載跟蹤電路,故障檢測電路,欠壓補償電路,電機控制電路和為各電路提供工作電源的直流電源電路等,如圖1所示。
直流電源電路如圖2所示,12V直流供電電路由變壓器T1、二極管D1―D4組成的整流橋、12V穩(wěn)壓管DW1和濾波電解電容C1組成,變壓器T1的兩個輸入端與交流輸入電壓兩端連接,變壓器T1的兩個輸出端連接整流橋的兩個輸入端,12V穩(wěn)壓管DW1連接在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濾波電解電容C1并聯(lián)在12V穩(wěn)壓管DW1的兩端。5V直流供電電路是在12V直流供電電路基礎上采用三端穩(wěn)壓器SWDZ1產生。12V電源接三端穩(wěn)壓器SWDZ1輸入端,濾波電解電容C2、C8接在三端穩(wěn)壓器SWDZ1和地之間。直流電源電路為后續(xù)電路提供低電壓工作電源。
負載跟蹤電路如圖3所示,負載跟蹤電路主要由單片機PIC12F675,電流互感器TL1,高頻抑制電容C3,運算放大器LM358,微調電阻R46,節(jié)能指示燈LED1,設置指示燈LED2以及整流二極管D5,濾波電解電容C12組成。電流互感器T1初級的兩個輸入端連接在電機工作電流上,次級與運算放大器LM358的同相端、反相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LM358的輸出放大的交流電壓信號端連接整流二極管D5,在整流二極管D5的輸出端連接濾波電解電容C3。電阻R46將放大后的直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運算放大器LM358被接成反相放大器,當電機開始工作時,感應的交流電壓信號輸入LM358進行放大,運算放大器LM358輸出放大的交流電壓信號,通過二極管D5整流,C3濾波將交流電壓信號平均為直流電平信號,連接單片機PIC12F675的GP4端采樣端口部分。在設置時,調節(jié)R46直至指示燈LED2亮,表示調整到理想位置;單片機采樣判斷若電機為輕載,則調節(jié)電機電壓進行節(jié)能,此時節(jié)能指示燈LED1亮。
故障檢測電路如圖4所示,故障檢測電路由單片機PIC12F675,電流互感器TL2、TL3、TL4,電壓取樣電阻R28、R29、R30,整流二極管D8、D9、D11,濾波電容C4、C6、C7和故障報警指示燈等組成。單片機PIC12F675的VCC端連接在5V三端穩(wěn)壓器SWDZ1的輸出端,單片機PIC12F675的GP1、GP2、GP4端為電機三相交流電的感應直流電平信號采樣輸入端,該單片機使用內置的4M晶振,R43、C22串聯(lián)接單片機GP3的上電復位端口,D13為故障報警指示燈,當電機正常運轉時指示燈熄滅,出現(xiàn)缺相、過流等故障時指示燈亮。
欠壓補償電路如圖5所示,電壓互感器T2初級的兩個輸入端連接在電機工作電流上,次級與運算放大器UA741的同相端、反相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A741輸出放大的交流電壓信號端連接整流二極管D10,在整流二極管D10的輸出端連接濾波電解電容C5,然后連接到單片機PIC12F675的GP4端采樣端口部分,當單片機經(jīng)過采樣、運算、判斷之后發(fā)現(xiàn)電機電壓低,欠壓指示燈亮,同時控制進行電壓補償。電阻R36為釋放電阻,用于放出電容C5中的電能。
電機控制電路如圖6所示,電機控制電路由光電耦合器JP1―JP9,晶閘管Q1―Q3,滿載指示燈D12,三極管Q4、Q5、Q6,延時電容C9、C13、C14,壓敏電阻R8、R23、R24,限流電阻R31、R32、R2以及濾波電容C10、C15、C16等組成。光電耦合器信號單向傳輸,輸入端與輸出端完全實現(xiàn)了電氣隔離,輸出信號對輸入端無影響,抗干擾能力強,工作穩(wěn)定;晶閘管可以進行可控整流,當負載跟蹤電路監(jiān)測到電機負載發(fā)生變化時通過控制三極管Q4的通或斷控制晶閘管,就可以改變電機電流。同樣,故障檢測電路檢測到故障發(fā)生則斷開三極管Q6,晶閘管停止工作,保證電機安全;欠壓補償電路發(fā)現(xiàn)電路欠壓時,通過控制三極管Q5的通或斷進行調節(jié)和補償。電機輕載啟動時,通過電容C9、C13、C14延時供電,光耦JP1、JP2不工作,晶閘管的導通角較小,電機降壓啟動;滿載啟動時,光耦JP1工作,不進行延時,電機全壓啟動。壓敏電阻R8、R23、R24耐壓值為470V,當電壓過高時自動短路,具有抗浪涌的功能,有效保護晶閘管和電機。
3.系統(tǒng)軟件流程
本文中系統(tǒng)對傳統(tǒng)電動機控制方式的主要改進在于軟啟動和與之對應的軟停機,同時在運行過程中實時監(jiān)控電機負載狀況,負載較小時降壓運行,節(jié)省電能,負載較大時恢復全壓運行。當有故障出現(xiàn)時,進行顯示和系統(tǒng)自檢,若檢測到故障較嚴重即斷電停機,保護電動機。系統(tǒng)由3片單片機配合工作,其整體軟件流程圖如圖7所示。
4.系統(tǒng)測試
通過在10KW交流異步電動機上的實際調試和參數(shù)調整,此系統(tǒng)軟硬件結合很好,軟起動效果良好,能夠有效跟蹤電機負載狀況并及時調整電壓,保證電動機工作在最經(jīng)濟的狀態(tài)下,同時,系統(tǒng)可以有效判斷缺相、過載、短路等故障,出現(xiàn)故障時可以及時切斷電源,保護電動機。
5.結語
本文中設計的交流異步電動機節(jié)電器采用六只晶閘管,兩兩反向并聯(lián),串聯(lián)到電動機的三相電源線路上,通過軟起動方式起動電動機,降低對電網(wǎng)的拖動和沖擊,在電動機運行過程中實時跟蹤負載狀況并調整電壓,實現(xiàn)經(jīng)濟運行,節(jié)省電能,并可以在電動機出現(xiàn)故障時保護電動機,延長電動機壽命,對使用交流異步電動機較多的工礦企業(yè)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梅玉偉,江勝利.三相異步電機的節(jié)能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6):29-30.
[2]唐小強,皇金鋒,董鋒斌.基于DSP的單相斬控式交流調壓器的設計[J].電氣技術,2011(3):10-12.
[3]段向軍,興志.異步電動機輕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1(1):134-137.
[4]劉建業(yè),安曙明,付占穩(wěn),等.三相異步電動機智能化節(jié)能器控制策略與控制算法[J].電工技術雜志,2004(2):34-37.
[5]劉宏科.交流異步電機運行過程中的節(jié)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關鍵詞】 機調速 系統(tǒng)設計
為了便于監(jiān)控變頻器的運行狀態(tài)并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取出變頻器的異常信號送到PLC的輸入模塊,以作為變頻器的事故報警信號及安全制動。為了與變頻調速系統(tǒng)配合,保證在啟動力矩、低頻轉矩、過載能力等方面滿足系統(tǒng)的要求,選用冶金起重專用變頻電動機。變頻電動機的電磁設計、結構設計和絕緣系統(tǒng)設計既考慮了對變頻器電源供電和寬范圍變頻調速的適應能力,又體現(xiàn)了冶金及起重專用三相異步電動機過載能力大、機械強度高的特點。與變頻調速良好的起、制動功能相結合,特別適用于采用變頻調速,短時間或斷續(xù)周期運行、頻繁啟動和制動的場合,既能保證電動機在高頻時的過載能力,又能在低頻時保持恒轉矩輸出。
1 變頻調速主系統(tǒng)設計
變頻調速單元采用森蘭SB61系列SB61G110KW通用變頻器,其變頻調速系統(tǒng)主電路如圖1所示。
2 變頻器外部電路設計
絞車升降的運轉具有較大慣性,四象限運行的特點,與其他傳動機械相比對變頻器有著更為苛刻的安全和性能上的要求,SB61G系列通用變頻器是專為起重類負載而設計的專用變頻器,該系列產品采用了最優(yōu)的電機控制方法—矢量控制技術,它可以對所有交流電動機的核心變量進行控制,并把定子磁通、轉矩作為主要控制變量。
變頻器可以輸出頻率可調的交流電源,另外在變頻器的加設有聲光報警輸出口及制動單元,能夠實現(xiàn)變頻器故障報警器和安全制動,更有效的對控制系統(tǒng)進行安全保護。
3 PLC控制部分設計
PLC是本控制系統(tǒng)中關鍵的一環(huán),其主要控制電路如圖2所示,主要的控制功能有如下幾項:主令操作控制、保護監(jiān)視控制。
4 調速控制系統(tǒng)保護措施
空氣斷路器短路保護應滿足以下要求:(1)當電動機發(fā)生相間短路或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tǒng)中發(fā)生單相接地短路時,保護裝置應能切斷故障電路。(2)當電動機正常起動或制動時,保護裝置不應動作??諝鈹嗦菲骺梢杂脕眍l繁地起動電動機。并對電動機實現(xiàn)保護,由于有良好完備的滅弧裝置,操作速度也由彈簧機構執(zhí)行,迅速可靠。因此,用來控制電動機時,其額定電流(即指主觸頭的額定電流)選擇得大于或等于電動機額定電流1.3~1.4倍即可。
5 結語
提升機變頻調速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實現(xiàn),包括變頻調速部分、PLC可編程控制器部分及安全保護和抗干擾部分。變頻調速控制系統(tǒng)進行恒加速變頻調速啟動,恒減速變頻調速停車及行程變頻調速運行等。變頻調速范圍寬、調節(jié)精度高。采用變頻調速后,電機可以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軟啟動和平滑調速。變頻器調速還可通過軟件很方便地改變輸出轉矩(即調整轉矩補償曲線)和加減速時間、目標頻率、上下限頻率等。能夠使提升機S形速度給定很好的得到實現(xiàn)。具有很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儀鈺編著.礦井提升系統(tǒng)新技術及裝備.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
[2]王成元編著.電機現(xiàn)代控制技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關鍵詞:自磨機,皮帶輪,錐形軸套
1.概述
濟鋼集團爐料公司主要負責鋼渣的開發(fā)和利用,年處理量達150萬噸。為了更好地服務濟鋼,投資建立了年產10萬噸自磨鋼渣的生產線。論文參考網(wǎng)。自磨機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渣鐵自身之間的摩擦清除其表面粘結的渣,達到減少渣鐵含渣量的目的,同時還具有分級處理的功能。
2.自磨機傳動部分的組成
自磨機的傳動部分主要有三相異步電動機、皮帶輪、窄V帶、液力偶合器和減速機組成,如下圖所示:
圖一 自磨機傳動系統(tǒng)
3.存在的問題
減速機輸入軸與皮帶輪內孔之間是過渡配合,比較緊,安裝拆卸很不方便。有時候,工人拆卸時不小心會劃傷軸和皮帶輪內孔的表面,如果繼續(xù)使用,設備的振動會加快減速機輸入軸軸承的損壞,軸承一旦抱死,就可能將輸入軸扭斷。如果配合不緊,就容易損壞鍵和鍵槽。論文參考網(wǎng)。由于自磨機配套的是硬齒面減速機,減速機的軸需要經(jīng)過滲碳淬火和磨齒等工藝,所以加工周期非常長,一般都需要半個月左右。我公司就曾經(jīng)發(fā)生過減速機輸入軸被扭斷的情況,造成故障停機半個月,經(jīng)濟損失達50多萬元。
4.改進方法
在減速機輸入軸和皮帶輪內孔之間增加一個帶法蘭的錐形軸套,將皮帶輪內孔加工成錐形,錐形軸套的內表面是與減速機輸入軸通過鍵相配合的圓柱面,外表面是與皮帶輪相配合的圓錐面,同時使用線切割將錐形軸套沿著軸向切出一條縫。錐套上的三個均布螺紋孔和皮帶輪上的三個均布光孔各自組成一個完整的孔,另外皮帶輪上還有三個均布螺紋孔,相對應的錐套上沒有孔。
圖二 錐形軸套的連接方式
裝配時,先將錐套通過鍵裝在軸上,然后將皮帶輪裝在錐套上,最后用三個內六角螺栓穿過皮帶輪的三個光孔與錐套的三個螺紋孔聯(lián)接起來。隨著螺栓在錐套上的螺紋孔中不斷擰緊,螺紋作用使錐套相對于皮帶輪向皮帶輪錐孔的小端運動,這時因為錐度的原因,錐套就不斷包緊軸,而軸又反作用于錐套,再作用于皮帶輪,這樣,皮帶輪、錐套和軸就緊密地組裝在一起了。
反之,在拆卸時,將從錐套中退出的螺栓擰在皮帶輪的螺紋孔中,隨著螺栓在皮帶輪的螺紋孔中不斷擰緊,當螺栓的尾部頂在錐套產法蘭上時,螺紋作用使皮帶輪相對于錐套向皮帶輪錐孔的小端運動,這樣,皮帶輪與錐套就脫離開來。論文參考網(wǎng)。
當錐套將皮帶輪與軸連接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一個過盈配合的連接體。錐套內孔與軸有鍵連接,是通過鍵來傳遞轉矩和力的。錐套與皮帶輪間雖然沒有鍵連接,但是接合面存在正壓力,產生的摩擦力就可以傳遞轉矩和力了。
5.結構優(yōu)點
5.1安裝拆卸方便,節(jié)省維修時間,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5.2提高傳動件使用壽命,當傳動件經(jīng)過長時間運轉時,內孔及鏈槽就可能發(fā)生損壞,如果是使用這種錐套的傳動件,發(fā)生這種情況時,只需更換錐套就可以恢復使用,因而大大提高傳動件使用壽命,降低維修費用。
論文摘要:針對“電工學”課程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特點,以及實驗設備模塊化、裝置化的弊端,結合三明學院的具體改革情況,提出了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優(yōu)化,改革考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電工學”是三明學院(以下簡稱“我?!保├砉I(yè)的基礎課程,多年來一直延續(xù)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電工學”教學工作還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目前“電工學”課程只安排了51學時,其中還包括17個學時的實驗課,真正上課講授的時間只有34個學時,面對教學內容不變、課時不斷減少的現(xiàn)狀,“電工學”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第二,由于實踐教學設備模塊化、裝置化,從而減少了各個分立元件的接線問題,造成一些重要的實際操作沒有達到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的目的。
針對上述問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我們講好這門課程需要認真思考的,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談一些“電工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優(yōu)化措施。
一、教學內容優(yōu)化
1.“電工學”課程特點
“電工學”是研究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理論和應用的技術基礎課程。作為技術基礎課程,它具有基礎性、應用性和先進性。電工與電子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應用非常廣泛,現(xiàn)代一切新的科學技術無不與電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獲得電工學必備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xù)課程以及從事有關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電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能夠驗證和鞏固所學的理論,訓練實驗技能,并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作風。[1-5]
2.“電工學”理論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由于“電工學”課程課時少而內容多,理論闡述的內容抽象難懂,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很難達到開設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有必要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如下優(yōu)化。
(1)結合課程特點,科學選取教學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針對“電工學”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先進性的課程特點,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組成的內容,要繼承下來,比如電路理論知識和基本定理;要把電工學科前沿的、新的知識及新技術、新產品及時介紹給學生,使引進的新內容與當前發(fā)展的新技術水平相適應,如可編程控制器、可編程邏輯器件及仿真軟件。淘汰過時陳舊的知識、刪除不實用、偏難的內容、刪去與專業(yè)無關的內容、避免重復與其他教學交叉的知識。比如對于物理學課中已學過的知識,如磁場的基本知識等不再重復。因為直流發(fā)電機越來越被半導體整流設備所替代,對直流發(fā)動機的介紹就可以簡略。
(2)針對不同專業(yè),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于“電工學”課程具有學時少而內容多的特點,應針對不同專業(yè)優(yōu)化教學內容?!半姽W”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應用。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所授課專業(yè)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的需要,對教學內容有選擇性的進行增減。上課時多聯(lián)系一些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實踐案例,特別是應該結合實例講授概念與原理的應用,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電工學”知識在本專業(yè)領域的作用和意義,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關注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對課程有興趣,才能真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另外,不同專業(yè)對“電工學”知識點的掌握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一般要根據(jù)專業(yè)的需要、學時的多少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而決定取舍。比如,物理學專業(yè)要對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識內容進行重點分析講解;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yè)可適當增加plc可編程控制器和單片機方面的內容;機械專業(yè)可多介紹一些電動機、發(fā)動機等方面的內容。在做教學課時安排時針對不同專業(yè)特點課時安排也不同。我校針對不同專業(yè)安排“電工學”為34、45、51、60 學時等。
(3)承前啟后,講解詳略得當?!半姽W”作為高校理工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概況。是后續(xù)“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等電學課程的基礎。比如電阻電路基本定理及電路分析作為電工學的基礎知識要作較詳細的講解,即對這一部分的定理、概念,都要講到位,讓學生理解,為后面章節(jié)的學習打好基礎。如果這些知識掌握不扎實,后續(xù)課程學習時難度就會比較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盡可能地將新技術、新產品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未來社會的需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做好準備。
3.實驗課的優(yōu)化
“電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最直接、最主要的結合方式。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驗證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加強學生的實驗手段與實踐技能,掌握常用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內容應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先進性。
現(xiàn)在實踐教學的弊端在于設備過于模塊化、裝置化,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只要插幾根線即可,減少了各個分立元件的接線問題,造成一些重要的實際操作沒有得到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的目的。所以,在實驗教學中,要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項目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已具備實驗技能的前提下,根據(jù)實驗室現(xiàn)有設備情況,完成一個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的設計。由學生自己根據(jù)實驗室現(xiàn)有元器件確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路線,選擇實驗方法和步驟,選用儀器設備,提出實驗預案,經(jīng)指導老師同意后,獨立操作完成設計性實驗,寫出實驗報告。這樣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自主實驗,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可以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引入高新技術實驗,如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yè)引入可編程控制器、單片機、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仿真技術等實驗。
還可以把一些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課堂教學轉到實驗室,提供給學生一個主動獲取理論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的良好環(huán)境。這樣可以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技術技能。如: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工測量等理論教學。
總而言之,應該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實踐經(jīng)驗和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zhàn)。
二、“電工學”課程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
1.使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電工學”知識內容比較多,有些理論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有些高科技的知識學生缺乏感性認識,需要結合實際講解才能更有說服力。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不用板書、節(jié)省時間等明顯優(yōu)勢,有助于解決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做到圖、文、聲、像并茂,將一些抽象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形象清晰展示給學生,來突出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化解教學內容中的疑點和難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交流電動機這一章,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電動機及其結構,并在演示的過程中細致講解,用動畫效果來介紹電動機的轉動原理,使學生能夠有較強的感官認識,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學習情境,使學生愉快而主動地學習。
2.課堂講授與課外自學相結合
“電工學”課程存在著內容多,學時少,而知識更新、補充快的特點。課堂講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依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對課程講授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對理論性強、難度大的內容一定進行課堂講授。而對應用性、概述性或難度不大的內容,可結合學生特點,專業(yè)要求,安排學生課外自學。
比如安全用電這部分知識非常直觀、易懂,可不講或略講,安排學生課外閱讀。電工測量這章可以從課堂教學轉到實驗室,開放實驗室,使學生自學,用實驗的形式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電工學”課程理論性強,應結合實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講三相負載的星形連接和電動機的控制部分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配電房、校內供配電線路,介紹計算機房配電線路和實驗室配電線路,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對于安全用電的知識結合校園中學生違規(guī)用電,造成的安全隱患給以深刻剖析,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電和安全用電的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校還經(jīng)常開展進社區(qū)家電維修活動,志愿者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登記維修記錄,有的在一旁幫忙,有的則埋頭檢查電器旋下螺絲,拆開電器,認真仔細查找原因。從而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動手操作中得以升華。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獲得電工學必備的理論知識、分析方法和電工基本操作技能,為學習后續(xù)課程以及從事有關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為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和考試過程的管理,規(guī)范課程成績的評定,進一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結合“電工學”課程特點,制定下列考核辦法。
本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實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四部分構成。
課程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5%)+(實驗成績×25%)+(期中考試成績×10%)+(期末考試成績×50%)。
根據(jù)學校關于平時成績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本門課程的特點,確定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15%(平時成績由出勤和作業(yè)二部分綜合評定);實驗成績占25%(可根據(jù)平時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得出)。
這種考核方式,使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并重,既考核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也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結束語
“電工學”是一門基礎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內容多課時少,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但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不懈的努力,才能使“電工學”教學工作取得更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秦曾煌.電工學(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飛.電工學(第一版)[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0.
[3]鹿曉力.電工學(第一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
文章來源文秘站
1機床導軌和傳動鏈誤差
導軌影響著機床上各種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也是保證機床運動的基本標準。車床在導軌的精度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要求:水平面直線度、垂直面直線度、前后導軌平行度。在由導軌引起的誤差中,除了導軌本身會存在一定誤差外,加工時間過久或保養(yǎng)不好導致的導軌的不均勻磨損也是造成導軌誤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的機械加工機床都是通過傳動鏈來進行主運動、進給運動的變速。如果在傳動的過程中,傳動零件有誤差,就會影響對主運動和進給運動有嚴格要求的零件加工精度,特別是螺紋、齒輪等方面的加工。所以傳動鏈誤差也是加工精度主要誤差來源之一。
2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徑
2.1直接減少誤差法
直接減少原始誤差,是指在搞明白誤差的主要來源之后,查出相關的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并直接對這些影響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的方法。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熱量和力量的改變會使細長軸的車削發(fā)生彎曲或者變形,這時就可采用反向切削法,并在頂尖出安裝彈簧,就能夠減少或消除熱伸長所產生的危害。
2.2原始誤差轉移法
原始誤差轉移法,是把那些能夠影響加工精度的原始誤差因素,通過某種特定的方式,轉移到影響因素相對比較少,或者是基本沒有影響的加工精度方向上面去。例如,在轉塔車床工作的時候,機床需要經(jīng)常性的旋轉,因此對于保持旋轉精度很難做到精準控制。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采用所謂的“立刀”安裝法,即把會影響加工精度的刀刃的切削基面放在對加工精度影響較小的垂直面內。
2.3誤差補償法
誤差補償法在數(shù)控機床上使用較為普遍,其基本原理是:將影響加工精度的有關誤差數(shù)據(jù)計算并整理好,并將其統(tǒng)一存放于數(shù)據(jù)表中,這樣當數(shù)控系統(tǒng)完成一次操作之后,加工人員就可以根據(jù)坐標的位置來查找新的誤差補償值,從而實現(xiàn)對坐標軸附加運動的有效控制,有效地提升加工的精度。在此過程中,當原始誤差表現(xiàn)為負值時,人為的誤差就取正值;當原始誤差表現(xiàn)為正值時,人為的誤差就取負值。
2.4均化誤差法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本工序的加工精度穩(wěn)定,工序能力也足夠,但毛坯的精度太低,所以導致定位誤差或復映誤差太大,因而使加工精度不能得到保證。這種時候,就可以使用均化誤差法對誤差進行處理。所謂均化原始誤差法,就是指在加工過程中將誤差分成若干均等分,即根據(jù)誤差大小將工件分組,這樣每組工件的誤差就可得到有效減少。然后再按這些分組相應地調整刀具和工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縮小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圍,再在加工過程中其不斷對工件進行微量切削,使高點不斷被磨掉,逐步提高工件的精度。
2.5實時補償法
實時補償法,是指在機械加工的過程當中,利用高精度的補償控制裝置定時采集誤差數(shù)據(jù),根據(jù)誤差的大小及方向補償控制裝置的微量位移。這個裝置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補償?shù)木葘τ谛U叩闹谱骶染哂休^大依賴性,補償?shù)木壬钍苄U叩闹谱骶纫约拜^為復雜的調整方式的影響。但其優(yōu)點也是十分明顯的。在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事先將已經(jīng)測量好的數(shù)據(jù)歸納到數(shù)據(jù)表格之中,然后通過坐標的位置精確地從數(shù)據(jù)表中找到誤差補償值,最后以此為基礎制作坐標軸。整個過程較為簡單,誤差能夠隨時進行修改。
3結語
[論文摘要] 電工技術課程是高等學校本科非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目前,電工技術應用十分廣泛,發(fā)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滲透到其他學科,促進其發(fā)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課程的作用與任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電工技術必要的計算方法、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電工技術技能,打造高素質的技術性人才,本文結合了當前電工技術發(fā)展的實際,對電工技術教學方法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要體現(xiàn)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充分突出課程的實踐性強的思路;探討了多媒體教學為基礎,項目教學為載體,點滴激勵、實物展示、參觀學習教學為輔助的教學方法。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電工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電工技術課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本文針對課程教學方面進行了研究探索。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電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簡單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的方法,理解電路的暫態(tài)、換路定律和時間常數(shù)的基本概念,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階動態(tài)電路,并能了解異步電機的工作原理和常用低壓電器的功能,能讀懂簡單的控制電路原理圖。
二、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
首先電工技術是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對理論講述要求必須透徹,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在鞏固完善過去粉筆與黑板的固定模式外,近幾年,我們做了一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現(xiàn)列舉如下,與大家一塊探討。
1.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fā)展,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多媒體教學由于其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的特點采用現(xiàn)代技術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趨勢。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借助教材附帶的課件加以按特點要求自己動手制作多媒體課件,以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另外,要求每位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有網(wǎng)絡資源,建立自己的教室工作室,進行網(wǎng)上交流、答疑、輔導教學。例如講解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這一章,有原理圖進行原理分析判斷改錯,答案不唯一,還有原理講的通,實踐中由于接線或者器件位置不合理,導致電路不能正常工作,教師、學生通過網(wǎng)上查詢、互動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學生也能學到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正是由于多媒體的應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方面教學方法現(xiàn)在基本得到普及。采用多媒體教學貫穿全課程。
2.項目驅動教學法
課程整體采用項目的制作與測試過程來豐富教學內容,即整個課程采用了個體項目的方式驅動課程教學,即在每個知識點講完后提出相應的訓練項目,來訓練學生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并按照項目的工作任務需求設定不同的目標;諸如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學生在完成項目中訓練能力、學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質。通常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采用分析解答的項目。例如戴維南定理和疊加原理,他們屬于電工技術理論解題占有重要地位,理論考試是??嫉闹R點,理論講授完之后,由于兩定理解題各有千秋,因此我們就提出項目:每位同學至少找出兩個例題來分別說明采用兩種方法解題那種為好;目的讓學生掌握知識,明確兩定理應用時注意事項,培養(yǎng)閱讀能力,達到解題方法能靈活應用。而對于實踐性強的知識點,例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我們就安排原理說明做項目,要求每位同學觀察身邊事物,至少找出一例控制電動機工作的事例,并能說明其工作原理,結果豐富多彩,五花八門,既有工地運送物料的升降機、磚窯用的拉車系統(tǒng),更有的同學觀察仔細,發(fā)現(xiàn)教室里的多媒體屏幕上下運動、上下課的電鈴系統(tǒng)等,都含有電機正反轉控制原理或者時間控制原理的知識點,通過感性認識,加以理論知識輔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開動腦筋思考,使書本的知識得以充分理解和貫通,達到我們課堂講授控制系統(tǒng)的目的。 轉貼于
3.點滴激勵教學法
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表揚和尊重,學生正處于人生最敏感時期,更是如此?!俺删透小笔菍W生在學習生活中非常好的能動力和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學生完成一個任務或一個項目都鼓勵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佳品,對主動展示作品并介紹作品特點的學生教師會加于表揚,并在項目評議中作為成績記錄的一部分,對沒有做出作品或作品做得不夠理想的、知識點欠缺的學生,教師會加于引導,這樣學生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每一點滴的進步,都可以通過同學的鼓勵和教師的評分得到體現(xiàn),使學生在自己的成果得到認可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在這方面,我們采用把學生分成甲乙兩方對壘的方式進行,例制作轉動變平動標本,有的同學采用齒輪轉動原理來實現(xiàn)、而有的同學則采用的是不同軸心的兩個轉軸加一連桿來實現(xiàn),說靈感來源于小時候好奇,看脫粒機在農田工作時,認識到的知識,雙方互評,看看對方的優(yōu)缺點,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而理論性強的知識點,采用兩方通過業(yè)余時間收集五到八個相關例題,定好時間,以擂臺的方式PK,最后老師評議,優(yōu)勝者給予一小禮物,以資鼓勵,其他者均給予口頭表揚。時間掌握在一百分鐘(兩小節(jié)課)以內;最后,大家鼓掌表示結束,同學們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4.現(xiàn)場觀摩教學法
對這一方面,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我們對變壓器和三相異步電動機以及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這三章的理論講授難度大,盡管有多媒體、或者小型模具課堂演示,都不如走出去到相應的企業(yè)現(xiàn)場參觀、現(xiàn)場提問、現(xiàn)場解答,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在當?shù)芈?lián)系兩家企業(yè),一家調壓器廠,一家電機廠,事先通過要求學生預習課本,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到現(xiàn)場后隨機向相關技術人員提問,通過兩個下午,即八個小時同學們就親眼目睹關于調壓器繞線、抽頭;硅鋼片的制作、鐵心的鍛壓、線圈的制作與放置、三相電機線圈的接法;等(下轉第293頁)等;一清二楚,在此通過技術人員的現(xiàn)場解答,知道有關抽頭、繞組接法、轉子截面的鐵片、鉛豆等相關用途或者發(fā)生故障時有何現(xiàn)象伴隨產生,又如何處理?事先應如何才能避免等等書本根本講不到或者講不全的知識。而且一次在電機廠參觀時,有一位同學問到能把單相變三相使用嗎?如果能結果又如何?技術人員一一解答,同學們收獲頗豐。
三、存在的問題
電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目前大部分電工技術的課程都存在理論知識過多,而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的現(xiàn)象。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其二,走出去經(jīng)費和學生的安全也是一個重大問題;其三,教改后計劃學時數(shù)很少,需要講的知識點又很多,等等,這一切還有待于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去尋找更好地解決方法。
四、結論
針對學生的特點,結合《電工技術》這門課程,通過本人和其他老師從事教學這些年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以上方法??傊?,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突出課程的實踐性。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代教育的大勢所趨,下一步我們嘗試在課程結業(yè)考核中,增加技能測試,并將項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偠灾?,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與學的方法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我們會繼續(xù)探討下去。
參考文獻
[1]高虹.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應用文中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梁碧勇.高職高專電工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