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3 11:14:0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地理中考必背知識點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問題;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實踐
1、新課講授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地理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非常緊密的學科,小組合作學習的題材廣泛。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圍。互動探究的問題設計要有層次,要多結(jié)合實際,注重知識的生成。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主題設計問題,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合作討論,從而得出最終結(jié)論。如結(jié)合“我國的地形與地勢”的教學內(nèi)容,我將全班分為6個組,并設計了如下互動探究問題,讓各個小組負責一個小問題,開展組內(nèi)合作學習,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達到全班共同學習的目的。
2、復習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初二的復習課,“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大大影響了復習的效果。我也嘗試著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應用到初二小中考的復習課中。在學生能力較強的班級,通過小組合作梳理歸納知識點、探究疑難問題、組間互考互評,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知識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得復習教學更加科學有效。在學生整體能力稍弱一點的班級,主要是通過小組長的監(jiān)督作用負責組員記背主要的知識點,引入小組競爭機制讓各小組比賽記憶知識點、做典型習題,看哪個小組記得多、掌握的牢。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的的優(yōu)越性和廣泛適用性已得到公認。但是,當前初中地理課堂上的許多小組合作學習在落到實處、追求實效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值得思考和解決。
1、盲目實施,流于形式
由于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習過程的小組合作方式,有的老師上課必合作,不管教學內(nèi)容是否具有合作的必要、討論的可能。一聲令下學生就迅速地“熱烈”的討論。尤其是在公開課,不管什么內(nèi)容,整堂課就成了“討論+問答”課,盲目地追求表面的熱鬧,形式上的花哨,學習效果反而達不到預期目標。許多教師在組織合作討論時對組間成員應擔負的角色沒有定位,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課堂規(guī)范,容易造成課堂上的混亂局面。部分學優(yōu)生由于反應快,把合作探究當做是展示自己的舞臺,而基礎(chǔ)相對較差的學生把小組合作當做是避風港,過多地依賴其他組員,甚至成了他們講閑話的好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少數(shù)人學習,多數(shù)人游離,學生之間沒有真正的合作。
2、問題設置的不夠合理
合理的問題設置是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好的問題往往具有討論的深度和價值,能激發(fā)學生討論的興趣,使其樂于討論。但有的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沒有做出認真的思考,沒有針對課堂教學的重難點設置問題的討論與探究。有的問題設置的過于簡單化,學生直接在書上就能找到現(xiàn)成答案,也就失去了探索的意義,學生的求知的欲望和興趣也難以調(diào)動起來。
3、學生獨立思考時間不足
大多數(shù)時間,教師在合作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拋出過多或者是過難的問題,而迫于45分鐘時間的約束,往往只給學生1~2分鐘的時間討論。時間一到教師往往會生硬地打斷學生的討論,急著讓各個小組展示。事實上學生才剛剛進入思考問題的角色,思維還未發(fā)散開,這樣的展示成果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場面,往往代替學生來回答,合作探究并沒有落到實處,更沒有取得良好的實效。有時候教師只要再耐心等一等學生,或者就問題給出一點點提示,學生的答案是可以非常令人吃驚的。
4、教師引導調(diào)控不當
在地理課堂上,遇到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片面追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完全自主性,把自己當成了局外人。忽略了將自己融進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很少參與或者不參與。缺乏對小組成員適當?shù)囊龑А⒔M織和調(diào)控。而有的教師則過多參與,引導不當甚至將現(xiàn)成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忽視了探索答案的真正過程。還有的教師在得出答案以后不鼓勵學生繼續(xù)提出新的問題,多視角地探知。
5、評價總結(jié)單一片面
教師對小組合作探究的結(jié)果不能很好、及時地給出點評和總結(jié)。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將評價和獎賞過多地放在了小組的整體上,很少關(guān)注個體?;蛑恢匾晫μ骄康慕Y(jié)果進行點評,而忽略了對小組合作的過程進行評價。評價也只限于給小組打分,評價的方法過于單一片面。
三、小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合理分組,分工明確
分組要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小組成員在學習成績、個性習慣、學習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以求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差距也要盡量縮小,以保證公平、公正,才能確保各小組公平競爭。在我校每小有6人組成,分別是2名學優(yōu)生、2名中等生、2名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人人參與,合理分工,分工明確。應在各小組設立組長,組長負責合作學習時組織組員討論、交流、維持討論的紀律。除了組長外還可以設立發(fā)言人,記錄人。每次合作學習學優(yōu)生得出答案,負責講解給另外兩個基礎(chǔ)較薄弱的學生聽。
2、合理設計,激發(fā)興趣
要使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設計的合作任務要難易適中還要具有探究性,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在問題的“質(zhì)”上下功夫,要精選問題,還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問題的設計要具有發(fā)散性、探究性、生活性、趣味性。例如一些地理概、地理圖表問題就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一些地理規(guī)律的總結(jié)和原理的剖析以及在復習課和作業(yè)評講中主要錯誤的分析就比較適合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到“地球自轉(zhuǎn)”的內(nèi)容時,我就將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交給學生去探索。其中一小組的兩名學生配合的很好,一個學生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轉(zhuǎn),一個學生的頭比作是太陽,以中國為中心。當太陽直射中國的時候中國是白晝,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中國轉(zhuǎn)到太陽背面的時候中國為黑夜。這就很好地說明了自轉(zhuǎn)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學生們通過自己演示得出答案要比我直接告訴他們記得更牢,還大大增強了學習興趣。
3、教師主導,充分合作
在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但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學生的集體自學。這種自主學習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問題的設置到課堂的引導、調(diào)控,教師的作用應貫穿于合作學習的始終。例如合作學習前精講,精心設計具有價值的討論題;合作學習時參與,鼓勵、督促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并對小組學習的進程和方向進行調(diào)控;合作學習后的點評和補充、錯誤的糾正、全面的總結(jié)。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教師合理規(guī)劃時間,以保證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互動。
4、及時總結(jié),多元評價
合作學習一般以小組為集體進行評分,但教師也要適當兼顧到個體,尤其是每位學生發(fā)言后教師要及時以一兩句話進行即時點評。
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結(jié)果進行評價,評價結(jié)論是否正確合理,深度和創(chuàng)新度,以保證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時還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將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參與的頻率、態(tài)度、習慣、方式、能力也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來。
評價方式也應該多元化,除了教師評價外還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自評、組內(nèi)評價、組間互評的方式,以總結(jié)合作學習中取得的成果,分析活動過程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以找出改進的辦法,最終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初中地理教師的網(wǎng)面更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積極實踐,不斷探究,勤于思考,使課堂教學更有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烈。
參考文獻:
[1] 《地理教學》2011年12期 王苗英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課堂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