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百科雜志簡介
《絲路百科》自2018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0-1600/G1,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是一份專注于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經濟及現(xiàn)代發(fā)展等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旨在通過詳盡的研究和生動的敘述,展現(xiàn)這條連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致力于成為絲綢之路研究領域的權威信息來源,不僅關注古代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貿易往來、宗教傳播等方面的歷史研究成果,還探討絲綢之路在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意義,包括“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合作與發(fā)展機遇。
雜志面向學者、研究人員、歷史愛好者以及任何對絲綢之路感興趣的讀者群體,提供一個集學術性與普及性于一體的閱讀平臺。每期圍繞一個特定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如絲綢之路上的藝術交流、科技傳播、民族遷徙等,通過跨學科的研究視角揭示絲綢之路多元化的面貌。及時介紹國內外關于絲綢之路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新理論,例如考古學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歷史文獻解讀的新進展等,保持內容的時代性和前沿性。絲路百科強調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的價值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討論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xù)旅游的發(fā)展。
絲路百科收錄信息
絲路百科雜志榮譽
絲路百科雜志特色
1、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xù)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xiàn)。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2、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zhí)峁┯嘘P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3、作者應遵守科學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稿件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對采用的稿件有刪改權,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將征得作者同意,不同意刪改的作者,請在來稿時作出說明。
4、摘要是客觀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內容必須短、精、完整,篇幅100-300字,不應出現(xiàn)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
5、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6、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包括作者真實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同時請?zhí)峁┩ㄐ诺刂?、電話、電子郵箱地址,以便聯(lián)絡。
7、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8、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9、中文題名須簡明確切,并能反映主題,不宜過長,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要副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或符號等。
10、圖表在論文中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并排在正文相應位置。照片需清晰,線圖成比例。圖像最好單獨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編輯、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