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與金文雜志簡介
《青銅器與金文》自2017年創(chuàng)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青銅器與金文研究的學術集刊,深度探索了青銅器這一中國古代重要物質文化遺存,在歷史、藝術、宗教以及社會等多個方面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從歷史角度看,青銅器不僅是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質遺存,更是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的見證。青銅器上的銘文,即金文,代表了中國文字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例如,寶雞出土的何尊,其銘文中的“中國”一詞,為我們提供了關于古代中國地域觀念和歷史認知的重要線索。這些青銅器及其銘文,如同一部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記錄著古代社會的點點滴滴,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又一個歷史謎團。
在藝術領域,青銅器以其獨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和華麗的紋飾,成為了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從夏商時期的簡單樸素,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繁復華麗,青銅器的發(fā)展演變,不僅反映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和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更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同時,青銅器上的金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形式,其筆畫流暢、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些金文作品,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更讓我們領略到了古代文字藝術的獨特魅力。
青銅器與金文收錄信息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榮譽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特色
1、古文字釋文等“獨立引文”首行前空四格,回行前空二格。引文請核對原文,確保無誤。若引用的原文中存在明顯錯誤,可在頁下注或者引文中以“作者按”的形式予以說明。
2、來稿請使用正規(guī)繁體字,自行造字請采用圖片格式,碓保準確清晰可識。
3、來稿請用word文檔,并附相應的pdf文檔。
4、正文一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除破折號、省略號占兩個字符外,其余標點均占一格。書名和論文篇名均使用《 》,不用引號或單書名號。
5、作者姓名請署在文稿標題下方。作者單位和職稱,請于首頁頁腳注明(“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項目負責人,請在單位信息中加以標示)。
6、稿件中請勿出現(xiàn)個人信息。有關作者姓名、單位、聯(lián)系方式等,請另紙?zhí)峁?
7、正文附表、附圖應在文中有相封應的文字交代,格式為:表序+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圖序+圖名,放在圖片的下方,圖注文字統(tǒng)一置于圖名下方。文中所用彩色圖片的精度不低于300 dpi,不小于2M。
8、作者姓名請署在文稿標題下方。作者單位和職稱,請于首頁頁腳注明(“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項目負責人,請在單位信息中加以標示)。
9、正文包括4個內容,即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和討論等。
10、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