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簡介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自1959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21-1076/C,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它是依托遼寧大學豐厚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源而創(chuàng)辦的學術期刊。該期刊面向國內外學術界,致力于將基礎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的研究相結合,注重從多學科、跨學科的視角開展學術研究。其目標是準確地反映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前沿和熱點問題的研究進展,以及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成為一本精品學術期刊。
作為遼寧大學的學術刊物,該期刊充分利用學校優(yōu)勢,匯集了一批優(yōu)秀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和學者,加強了學科融合和交叉。該期刊關注學術研究前沿動態(tài)和熱點問題,致力于推動學科發(fā)展和學術交流,為學術界和廣大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學術內容和研究成果。
它注重學術質量的提升和學術傳播的創(chuàng)新,采用現(xiàn)代辦刊理念,力求發(fā)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通過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活動,促進學術界的合作與共享。通過與國內外各界學者的合作,該期刊不僅反映了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匯聚了全球范圍內的學術思想和觀點,為學術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其發(fā)表的學術成果對于學校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有著重要的貢獻。同時也為學術界和學術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廣泛展示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的機會,推動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發(fā)展。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收錄信息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榮譽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歷史收錄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1999)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1998)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19-2020)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17-2018)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12-2013)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10-2011)
- 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特色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資料真實、數(shù)據(jù)準確、論點明確、重點突出、結構嚴謹、邏輯嚴密、文字精煉、通順。
2、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項目與格式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標準:GB/T 7714-2015,信息齊全(作者,標題,出處,年,卷、期、頁碼等)。
3、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shù)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4、注釋統(tǒng)一采用尾注,并請以正文格式列于文章末尾,勿用word自動生成;序號采用“[]”方括號標注;外國作者國籍采用“〔〕”六角括號標注。
5、來稿請附上作者簡歷,包括真實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所在單位、職稱(或學位)、職務、詳細地址、電話(傳真)號碼、郵政編碼,以及電子郵件信箱。
6、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7、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應按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填寫;獲多項基金資助的應依次列出。
8、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9、圖表凡文字能說明的內容盡量不用表和圖。文中的表或圖應各有表題、圖題,同時必須有相應的表序號和圖序號。
10、排版和編輯:請注意,編輯部可能會對您的稿件進行編輯和修改。請接受編輯的建議和意見,并與編輯合作以確保您的稿件最終符合雜志的要求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