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簡介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自1999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43-1325/C,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與其他期刊相比,它具有明顯的辦刊特色和目標。該期刊的主要聚焦于“三農”問題,即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它專門關注農業(yè)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旨在深入探討農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等方面的問題,并為農村發(fā)展和農民工作的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
作為一本關注“三農”問題的學術期刊,《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稿件選擇上注重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學術性和前瞻性。它努力發(fā)表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以推動農業(yè)領域的學術發(fā)展和實踐應用。通過深入研究和探索,期刊致力于為農業(yè)發(fā)展和農村建設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理論支持,并促進學術界和實踐界的交流與互動。
該期刊非常重視學術交流和合作,積極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參與稿件的評審和學術討論。這樣做旨在確保學術觀點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讀者提供更全面和權威的學術信息。通過學術交流和合作,該期刊促進了學者之間的合作與共享,推動了農業(yè)領域研究的進步和發(fā)展。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收錄信息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榮譽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特色
1、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以光盤版、網絡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2、參考文獻:來稿均應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不含內部資料、文件、使用說明書等)。在稿件的正文中依次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段末右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3、文題應以新穎獨特的邏輯文字組合準確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內容實質和特點,文題要求簡潔而信息量豐富。
4、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5、作者的英譯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姓全大寫;并且兩個字以上的名,拼音之間不加連字符。外國作者姓名遵照國外習慣。
6、摘要慎用長句,只分1個自然段落。摘要之后須有關鍵詞,由3—8個反映論文主題內容、并用空格隔開的詞或詞組所組成。
7、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和編號,基金項目需要附批準文件或任務書復印件。
8、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9、按照國家標準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盡量使用阿拉伯數字。
10、解釋和分析能力:稿件需要具備良好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能夠對研究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