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震》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5-1158/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雜志簡介:《福建地震》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5-1158/P,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地質期刊。該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發(fā)表地質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福建地震》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5-1158/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福建地震》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地震;井水位;流體;水氡;同震響應
(二)地震;地殼形變;GPS;地傾斜;地震預報
(三)地震現場;應急通信;演練;地震應急;政務
(四)地震災害;福州盆地;地殼;地震;減災對策
(五)地震;震源參數;M;震源機制;數字地震臺網
(六)地震;防震減災;震害;震害預測;基于WEB
(七)地震現場;防震減災;應急指揮;地震;易損性矩陣
(八)地震;地震速報;震相分析;震相特征;震級偏差
(九)水位;水氡;水溫;井水位;地震
(十)地震;WEBGIS;地震災情;易損性矩陣;基于WEB
1、關鍵詞:文章內主要內容的術語、未被收錄的新學科的重要術語及文中的人名、地名。
2、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3、屬基金項目成果者,請注明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
4、文中如出現外國人名,第一次出現時需譯成漢語,用括號標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現時直接用漢譯人名。
5、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建福州市華林路203號,郵編:35000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